早前睇到一篇報道,成龍代言的思念水餃驗出有菌,是繼霸王(1338)後,再次被網友封為品牌殺手。霸王早年被驗出有致癌物質後,股價及業績急轉直下,即使出動埋天后王菲以及韓國第一美女金喜善,表現乏善可陳。其他公司用明星代言,今年亦是越大粒跌得越勁(見表)。
用明星代表,通常是消費股打響名堂、快速進入市場的慣常伎倆,但背後卻要付出高昂的代言費及廣告宣傳費用,這些一般會列入銷售分銷開支項目。以霸王為例,去年相關開支超過11億港元,出動到天王天后為你宣傳,代言費動輒千萬元計,最終全年要蝕逾億,今年股價跌68%絕不意外。
近期最失敗代言,相信是思捷(330)無疑,大手筆請來全球最賺錢的巴西超模GiseleBundchen,擔任全球最唔賺錢的Esprit代言人,恕我孤陋寡聞,我真係唔知佢係乜水。去年廣告費近10億的思捷,今年應該有多冇少,而做得超模的Gisele,我諗佢平時出街唔會着Esprit啩?
廣告作用首要招徠消費者的眼光,但要顧客付鈔購買,始是終極目標。思捷及內地體育用品股死因之一,是自我感覺良好,滿以為有大牌明星助陣,能吊高身價來賣。但顧客進入店舖,走了幾圈,發覺款式設計過時,價格偏高,「乘興而來,敗興而返」。
名氣並非銷售保證
以李寧(2331)為例,波鞋一對500蚊人仔,點解我唔買NIKE。找林丹尚算不錯,但找林志玲代言女子健身,左思右想也不會聯想到這位嗲后會做運動。明星的忠誠度相當重要,八卦雜誌有時影到代言體育用品股明星,改穿NIKE或adidas做運動及出席宣傳以外場合,已令代言品牌大打折扣。
羊毛出在羊身上,搵明星促銷,你就要與其他顧客分擔明星代言費。以本港兩間纖體上市公司為例,修身堂(8200)搵欣宜及謝婷婷宣傳,即使老闆張玉珊親自落場唔收錢,去年廣告銷售開支6700萬,全年蝕4600萬。至於現代美容(919)無星級明星HardSell,廣告費不足1000萬,全年賺4400萬,廣告開支分野最終可能決定業績表現,繼而影響股價,今年修身堂跌42%,現代美容升9%。
電盈(008)今年搵無綫小生陳豪任代言人,形象入屋稱得上最佳示範,筆者估代言費約百萬左右,算係物超所值,其他企業應該學吓嘢,唔係超級明星就有票房保證。
至於霸王如何脫困?筆者有個建議,霸王產品上陳啟源Logo唔好再要,老總的頭髮漸見稀疏,點說服人霸王洗頭水可以防脫,取而代之,可考慮人氣王陳冠希,頭髮多、女勁,形象負面,但說不定負負得正。
股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