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賣父親古籍珍藏 料值逾300萬季羨林子被斥敗家

拍賣父親古籍珍藏 料值逾300萬
季羨林子被斥敗家

國學大師季羨林去世不到三年,其部份遺物就被家人送去拍賣。中國嘉德秋季拍賣會本周將拍賣季老生前所藏部份古籍,總估價逾300萬元(人民幣.下同)。季老獨子季承表示,這些藏品只是父親遺物的很少部份,他將入狀告北京大學,追討其他價值數億元父親的遺物。有網民指季承是「敗家」,他則回應稱希望父親遺物有個好歸宿,「別人愛說甚麼儘管說」。

中國嘉德2011秋季拍會本周二將在北京國際飯店,拍賣季羨林生前珍藏的中文古籍圖書165種,其中最引人注目是一套清嘉慶年間內府刻本《全唐文》,共1,000卷32函320冊,存放於四個古香古色木櫃中;嘉德拍賣行估價高達120萬元。

收藏《全唐文》的四個櫃。

嘉慶年間內府刻本《全唐文》一千卷共三十二函三百二十冊
估價80至120萬

「老爺子屍骨未寒就拿去換錢」

此外還有已故史學家陳寅恪撰《元白詩箋證稿》,為陳寅恪贈季羨林之物,有陳親筆題詞;還有20餘部明刻本,如陶潛撰《陶淵明集十卷》明嘉靖乙巳年刻本、韓愈撰《昌黎先生集四十卷》明東吳徐氏東雅堂刻本等。所有藏書均有季老收藏印鑑,總值約在300萬元以上。
消息引起網友熱議。有網民指,這些藏品早前曾失竊,是國家幫季家追回的,「老爺子屍骨未寒就拿去換錢,想錢想瘋了?」「真是敗家子!」季承接受內地媒體查詢時表示,拍賣父親遺物,主要希望它們有個更好的歸宿。對拍賣所得款項,他稱要與外甥商量決定。

楊齊賢註《李太白詩分類補注》三十卷共一函十冊
估價25至35萬

《柳河東集》四十五卷共四函二十四冊
估價28至38萬

虞世南撰、陳禹謨補註《北堂書鈔》一百六十卷共四函三十二冊
估價28至38萬

季承表示,自己擁有父親遺物很少,談不上敗家,「別人愛說甚麼儘管說去」,又指父親遺物很大部份都在北大,此前他一直向北大追討父親的字畫文物,迄今無果。他說:「北大如執意不歸還父親的字畫文物,我將提起訴訟。」
終年98歲的季羨林生前為北大教授,他學貫中西,精通12國語言,為國寶級學者,珍藏書籍文物無數,自稱藏品「下止於齊白石」,相當部份是明清精品,如八大山人、鄭板橋等人畫作,甚至有價值連城的蘇東坡《御書頌》。其弟子錢文忠曾稱,這些文物字畫價值達幾億元。
2001年季老曾將所藏圖書、手稿、字畫等全部捐給北大圖書館,但晚年又改口稱,兒子季承才是其財產唯一繼承人,並立書面遺囑授權兒子全權處理;但2009年7月季老去世後,北大一直拒絕將季老藏物歸還季承,引發季承要興訟追討。
北京《新京報》

歐陽詢撰《藝文類聚》一百卷共六函三十六冊
估價70至9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