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透視:以伊開戰邊緣油價恐爆上 - 李大同

環球透視:以伊開戰邊緣油價恐爆上 - 李大同

環球市場最近的焦點都集中在歐債危機上,但與歐洲相隔了地中海的中東地區,最近戰雲密佈。以色列上周不斷出言威脅會單方面轟炸伊朗的核設施,而聯合國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將於本周三公佈有關伊朗進行發展核武的詳細報告,勢令中東局勢變得更緊張。今年初歐美聯軍空襲利比亞,已刺激紐約期油最多升至每桶113美元。而伊朗作為全球第四大石油生產國,一旦以伊爆發戰爭,能源市場必定極大震盪。
據近日流出IAEA報告草稿,將詳細披露伊朗的核武水平已處於最後的決定性階段,包括核試及用電腦模擬試爆等,這將完全推翻伊朗一直堅持核設施只作民用發電用途的解釋。
以色列上周多番高調向國際社會發放會單方面與伊朗開戰的訊息,總理內塔尼亞胡與國防部長巴拉克上周三尋求政府內閣支持,指該國有能力製造核彈危害區內安全,需要先發制人轟炸伊朗。而以色列軍方亦在同一天,與意大利聯合測試州際彈道導彈,更讓國內媒體刊登報道及相片,實屬罕有,總統佩雷斯昨日更明言,以色列攻擊伊朗變得越來越可能了。
對於以色列連番舉動,現時主要有兩種解讀的說法。第一種看法是認為以色列的軍事行動一向都以秘密及迅速見稱,軍方及政府高調打「開口牌」非常少見。所以認為以色列上演《狼來了》,主要是向美國及歐洲設壓,要求她們在聯合國上提出及通過更多制裁伊朗的措施。

環球經濟雪上加霜

另一種看法,則認為以國已不再從前般受到美方牽制,從以巴和平進程的問題上,就可看到以方不再對美國唯命是從。而美國軍方官員亦透露,華府擔心以色列會在不知會美國的情況下,突然攻打伊朗,令到環球政經局添上亂子。
能源市場及政策研究所RapidanGroup估計,若以色列真的攻打伊朗,定必會損毀該國煉油設施及令有「世界石油咽喉」之稱霍爾穆茲海峽遭到封鎖,屆時油價有可能會飆升至每桶175美元,使環球經濟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