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金融中心仝人快樂時光,話題一開始就扯到我的貴州助學之旅。幾位除了有興趣旅途中事,當然還有這種活動背後意義的討論。反正大家又不是要倡議甚麼核心價值,或為備選特首進言社福政策,只是圍坐吹水各抒己見,綜合意見(捨我其外)就是「吾所不為」。這樣很好,因為有不同的想法,我才能藉此檢驗自己的觀點和想法。皆因身邊很多事不過是日久生情習以為常,要經得起碰撞衝擊才有持續再來的意思。
其中學識型主筆(請自行對號)心知若然處身那些悲天憫人的場景和親近深陷其苦的當事人,就會不知所措,所以要設情感保護區無越雷池。其實我想這和坊間濫情的通俗劇情正是各走一端,那些擺明要賺取廉價眼淚,我們該會敬謝不敏;但反過來悉知所見所感全是真實血肉,就是怕自己不能自已,更怕自己愛莫能助。
表面的冷靜無非是要安頓好內裏的熱烘,還不是因為用情投入,義無反顧,所以才要壓抑不輕動情。所謂「人到情多情轉薄」,亦是如此。而我就深信人有那種的情感基因,就會有那種的緣份邂逅,所以學識型主筆只是時辰未到,不過到其時,他總有5條煙級自圓其說的本事。
幫助學童乃福份 要珍惜
至於另外一位學術型主筆(亦請入座),則從社會學其中一派學說談起。沒有制度上的改變,一切只是徒然。換言之,我們要做的該做的並非面向單一個體或者團體行善,而是要透過推動政府施政,建立體制去達致社會美善和全民享有的目標,不然只是治標不治本,也會造成受助不自助的情況出現。
當然這是很崇高的理想,但是我覺得情形就好像明年2012,鐵定就是沒有雙普選,有的只是那缺漏百出、不公不義、戾橫折曲再加小圈子的選舉制度。難道我們就要放棄參選,甚至不去投票以示表態嗎?對於我來說以上終究是得來不易的權利,縱然給人剝削大半,應要隆而重之;至於那與我無親無故的學童,能夠給予支持其實是我的福份,更要珍而惜之。
盧先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