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當身邊年輕人過着無憂無慮的生活,16歲住深水埗劏房的阿樂,卻為三餐及頭上瓦頂奔波,課餘跑到茶餐廳送外賣養活自己。只因16年前父母親為逃避內地一孩政策來港誕下他,隨後一直在內地生活,無奈父親遇車禍失去一條腿,無力為他支付學費。有港人身份的阿樂,回港是眼前唯一出路。為掙扎求存,他邊讀書邊工作,期望以知識改變命運,打破宿命。
記者:盧勁業、梁御和
三個月前阿樂在深水埗租住一個百餘呎劏房落腳,雖有母親持雙程證一同來港為他打點,但對於在香港出生的他而言,這裏每一角落都非常陌生。原在內地讀完初三的阿樂,好不容易在港找到學籍降級讀中二,他表示:「除咗英文跟唔上,其他科成績都係頭幾名。」
學業不成問題,生活費卻令他最擔憂。阿樂8月拿着父母向親友借來的「水腳」支付了兩個月房租。9月開學,在鄉里介紹下到茶餐廳開工賺取生活費。來自廣東的阿樂一臉腼腆說:「劏房每個月要2,800蚊租,我每逢星期六、日去茶餐廳做,賺到嘅錢畀得租嚟已經唔夠食,學校都知我嘅情況,好多費用都幫我豁免晒,但係都唔夠生活。」
未滿18 需監護人
阿樂來港後曾到社署了解,獲覆他未滿18歲,申請綜援必須有一名港人作監護人,他找不到監護人,決定自食其力。因寄掛兒子、日前來港的樂父向記者訴說,當年非不得已才來港產子,沒想到反累及兒子捱苦。
對於近年不少內地人刻意來港生育謀取福利做法惹人反感,樂父老淚縱橫說:「94年老婆有阿樂時,我哋已經有個女,鄉下四圍捉大肚婆去生育辦,查到係第二胎就強迫墮胎,我哋先會落嚟生。我哋都唔想靠人哋幫助生活,但係有乜辦法?」
父斷腳 生活陷困
夫婦當年並沒打算讓兒子在港生活,樂仔出生後便回內地繳付超生罰款。樂父任貨車司機,原本收入足以支持一家四口生活,怎也想不到,03年遇交通意外失去左腳,醫療費、律師費把積蓄花光,生活起巨變,現一家在內地每月領取約300元最低生活保障金,加上親友接濟過活。
無戶籍 學費高昂
樂仔並無內地戶籍,惟之前仍毋須繳付學費,只是一到16歲,每年便要支付逾萬元學費,樂母說:「我哋真係再冇能力供佢讀書,但係佢一向成績幾好,唔想佢咁細個就冇書讀。」夫婦想到兒子本有港人身份,惟有忍痛送他回港,寄望他努力讀書,他日出人頭地,擺脫厄運。有街坊得知樂仔無力支付租金,轉介蘋果日報慈善基金跟進,基金已撥款5,000元以濟其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