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擬向華光伏業「雙反」是否立案明定奪 恐變雙輸

美擬向華光伏業「雙反」
是否立案明定奪 恐變雙輸

【本報訊】今年以來光伏產業鏈價格不斷下跌,令美國光伏企業陷於水深火熱之中,以SolarWorld為首的8家美資太陽能電池板生產商遂對中國光伏電池業提出反傾銷、反補貼調查申請,美國商務部將於明日決定是否立案。專家認為,「雙反」只會造成雙輸,太陽能產業更會因成本上漲而窒礙普及化之路。 記者:陳韻妍

美國總統奧巴馬自上任以來向再生能源提供巨額援助,推廣綠色經濟,但Solyndra等太陽能企業卻因敵不過中國低價的太陽能產品而相繼倒閉,今次美資企業高調申訴,明顯與政府政策對着幹,共和黨更直言奧巴馬向現已破產的太陽能企業提供5.28億美元補貼是愚蠢行為,圖透過為企業發聲爭取選票。

多家美企已倒閉

據美方申訴文件指,尚德、晶澳及賽維LDK等75家紐約上市的中資企業涉嫌藉國家低息貸款之便,以低於成本的價格傾銷太陽能電池板,構成不公平競爭,導致多家美資企業倒閉,因此要求美國向中國進口的太陽能電池板徵收超過100%關稅。
內地多晶硅龍頭保利協鑫(3800)首席財務官湯以銘反駁,美國破產太陽能企業因成本高失去競爭力致破產,加上中國光伏產品的品質越做越好,故破產只是市場整合的正常現象。

或開徵100%關稅

美國太陽能企業聯盟資源顯示,今年首9個月中國向美國出口的太陽能電池板總值約16億美元,全年料約20億美元(約156億港元),故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產業工作委員會秘書長李俊峰估計,倘美國一開始便徵收100%關稅,中國光伏企業將遭受20億美元損失。
康宏證券及資產管理董事黃敏碩認為,歐洲光伏補貼減少,倘美國又要開徵關稅,對中國光伏產業無疑是雙重夾擊,因中資太陽能企業多以出口為主,利淡太陽能股。
有分析員亦稱,若美國真的開徵100%關稅,製造太陽能組件的成本將大幅提高,變相推高電站安裝成本,最後只會導致安裝量下降,與美國政府倡議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的政策背道而馳。
事實上,截至10月底,內地多晶硅價格已跌至每噸21萬至25萬元,一個月累跌30%,令近年大力發展光伏產業的中資企業亦飽受煎熬,第三季純利大跌93.6%太陽能電池組件生產商卡姆丹克(712)因市場充滿挑戰,暫緩原先擴張計劃。

市場對美欲向中國光伏企業徵100%關稅意見

‧保利協鑫CFO湯以銘:美國破產太陽能企業因成本高失去競爭力致破產,加上中國光伏產品的品質越做越好,故破產只是市場整合的正常現象。
‧康宏證券董事黃敏碩:歐洲光伏補貼減少,倘美國又開徵關稅,對中國光伏產業無疑是雙重夾擊,利淡太陽能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