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策透視:中國緩出手破歐美天下 - 郭小民

國策透視:中國緩出手破歐美天下 - 郭小民

政治,懂得食力,凡事事半功倍。今年3月,美國財政部部長蓋特納在南京出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研討會上,指在一段時期之後,類似於中國這樣國家的貨幣加入特別提款權(SDR)的一籃子貨幣是非常自然的事情。當時,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直截了當回應指人民幣加入SDR「沒有絕對的條件」。今日,IMF要增資,正是中國順勢加強在IMF影響力良機。
為期兩天的二十國集團(G20)峯會在上周五結束,會議既未能爭取歐盟以外國家注資歐洲金融穩定基金(EFSF),IMF增資問題上亦未有達成共識,換言之,歐債危機未解決,全球仍需面對衰退威脅。不過,基於唇亡齒寒利益關係,各國最終同意在今後一段時間共同研究向IMF增資的途徑,為提供全球流動性籌集銀彈。

強勢背後有代價

IMF籌錢,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國家自然成為吸資對象,為令新興國家開心付鈔,IMF同意SDR的一籃子貨幣組成,應反映在全球貿易和金融體系中各貨幣的角色。中國一直向歐美爭取市場地位,儘管中國不斷購入歐美等不同國家國債,但中國要爭取在全球貿易的公平市場地位,請再等一會,因此,中國今次不賣歐洲賬,是明智。
美國對中國一直希望改變SDR比例而增加在IMF影響力不是味兒,蓋特納在7個月前仍以「在一段時期之後」、「中國這樣國家」等字眼可知一二。
如上述,中國亦非省油燈,周小川亦以「並不着急,有耐心」回應,的確,歐洲債災越見嚴峻,市場盛傳G20擬透過IMF向全球泵水1.9萬億元。因此,擁有3.18萬億美元外滙儲備的中國,犯不着急,要注資,亦要有條件,起碼在國際組織的話事權,不再是歐美天下。
當然,此強勢背後,中國亦要付出代價,例如人民幣升值壓力勢增,中國會有越來越多廠家叫苦,還有,外資在人民幣不自由兌換下仍可大玩沽空遊戲。中國,請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