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恩:首都劇場擒賊記 - 呂恩

呂恩:首都劇場擒賊記 - 呂恩

忘了是哪年哪月,那是一個夏末秋初的天氣,大家都穿着稍厚的單衣,但那是一個真實的故事。那年北京東城區史家胡同「人藝」大院的宿舍要擴建,住在前院的所有人,包括演員和工作人員,都搬到王府井大街的首都劇場後樓暫時居住。
首都劇場是五十年代建設的新劇場,設備都是德國進口的,在當時是一座設備完好的現代化劇場,一共四層,一樓有前廳,觀眾席,舞台。後樓有化妝室和一個大排練廳,從化妝室出來的走廊直通舞台。二樓是辦公室,三樓還有一個大排練廳,它的四周房間和四樓的房間都成了我們的宿舍,我住四樓向南一間,于是之住三樓向北靠近舞台的二間。我鄰居是當時北京人藝年齡最小的男演員雷飛,林連昆住在雷飛右面。還有刁光覃、董行佶、陳國榮等等。每家的廚房就設在每家門口的走廊裏,一個煤球爐子,鍋碗瓢勺都放在過道。

首都劇場後台裏面的道路四通八達,一樓直通舞台,二三四樓都有樓梯轉下去可以通向舞台,舞台底下還有一個轉台用的機器房,後台的樓梯可以直通下去。
一個晚上,劇場有戲演出,于是之有戲,他夫人李曼宜、中央歌劇舞劇院的女高音演員,拿着洗臉盆剛洗完澡要回房,她見到房門開了一條縫,心想「是之才散戲,不會這麼早就回來!」她向門縫裏一看,從屋裏的鏡子上反射出來,看到有一個人藏在門背後,她大吃一驚,丟掉了洗臉盆,在走廊裏,用她女高音的嗓子大喊一聲「來人呀!有賊!」聲音震動了首都劇場的全樓。各個房間裏聽到她的一聲喊叫,紛紛出來,在門口走廊裏抄起一件傢伙都奔到三樓于是之的住房門口。
再說那賊趁李曼宜叫喊之際從門裏溜出來,見樓梯就往下逃,眾人見到那賊的一個背影,都發出叫追聲!有的人從另外道路到二樓一樓去堵。那賊從樓梯一直往下逃。眾人追下去,嘴裏喊着「追呀!」其聲好似戰場上的衝鋒聲,浩浩蕩蕩,急得那賊直往下逃,走過了一層的樓梯出口,還向下走,到了舞台下面的轉台機器房暗室。眾人兵分二路,一路繼續追下去,一路從舞台上走到前台觀眾席,怕賊爬上舞台從前門出去。終於在機器房裏兩路會師,把那賊捉住。
那賊,男的三十歲出頭,瘦瘦小小的,他哪裏見過這種陣勢,早已嚇得呆如木雞,任憑大家推推搡搡來的到了首都劇場前面的廣場上,關起大門,大家圍着審賊。

此時已經過了午夜,熱鬧的王府井大街,行人稀少,漸漸安靜下來了,而鐵門裏的首都劇場廣場上卻熱鬧非凡,都在七嘴八舌的審問那賊,有的問他為甚麼要做小偷?有的給他講道理講做賊的可恥,有的問他怎麼進來的?還有人說和他沒理可講,要拉他去法辦。正在大家議論紛紛之時,聽到大街上消防車長鳴直奔到劇場門口停了下來,問劇場哪裏着火?大家說我們這裏沒有着火,消防隊員說「我們接到你們報火警的電話,我們聽錯了以為是首都機場,直奔到首都機場,才知道不是,又返回來到你們這裏。」我們說這裏確實沒有發生失火,是抓到一個賊,他們說該打電話報匪警,賊不屬於我們管,另一個消防隊員說「是一個賊?那也不用報匪警,只要報派出所就可以了」。我們向他們道了謝,他們走了,我們被他們提醒,就有人到傳達室打電話給派出所,派出所很快來了二個警察,拿了手電筒和木棍,問清楚了情況,把賊帶走,要我們跟去一個人證明。我們派林連昆,一起走了。餘下的仍在院子裏還不想散,大家彼此一看忍不住哈哈大笑開了。看到雷飛的手裏拿一把捅爐子用的鐵鏟,有人扛着道具用的木頭槍,有人拿着掃地用的簸箕和木棍當大鑼敲,大演員刁光覃拿的是木頭做的一個有柄的痰桶蓋。這支擒賊的隊伍像似烏合之眾。有人不同意說這是一支游擊隊伍,敵人到哪裏我們就打到哪裏,嘻嘻嚷嚷,彼此的興奮情緒還沒有平靜下來,看看天空已露出魚白色的光芒,天快要亮了,大家才各回自己的房去,一場擒賊的故事就此打住,成了第二天談話的資料。
幾十年時間過去,每當我想起這回事,我們沒有給賊說話的機會,就把他送進了派出所,也許他不是賊,只是一個對後台的好奇者,想看看後台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就撞了進來;也許是于是之的一個粉絲,那不成了一個無法彌補的錯案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