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中產階層實在好辛苦,樓要供,又要為子女的教育擔心,不少父母為了確保子女在有需要情況下,可以出國讀書,因此不少都有買教育基金,希望越早投資,基金回報率會越高,那麼子女讀書就無後顧之憂。
股市較樓市波動
不過經過近月的股市大震盪下,基金藍籌都可於短時間內,估值損失可以逾四成以上,因此基金股票長線持有的必勝看法,未必可以如願以償。
不過亦有部份中產,寧願趁子女年紀尚輕時,替他們買樓投資,到子女需要出國讀書時,就沽樓套現作教育經費。
很多人都認為,樓價一樣可以大跌,97至03年間,樓價跌近七成,所以買樓未必較買金融產品好。當時樓價七年跌七成,較股票基金幾個月內可以跌四、五成以上而言,風險低得多。由於買教育基金,回報未必如心中所想那麼穩定,因此有心的父母,不如多買一間細樓,舊樓甚或工貿樓,其投資回報更有保證。
不要小覷工貿樓或舊樓,前者的升值潛質也不俗,至於舊樓,回報率一向都高,加上倘買中重建區,隨時可被市建局或發展商以高價收購。
因此無論首次置業或已有樓自住的業主,中長線而言,有一層這種所謂的下價樓,可能是資產大躍升的跳板。
相反而言,絕大部份的基金經理,都是跟大隊行事,好像早前,各大小基金不論股價如何低殘,但仍一窩蜂沽貨,以這些基金的表現,根本很難會勝過指數基金,既然如此,就乾脆自己買盈富基金算了,這樣可以省回不少管理費,又可以自由買賣而毋須因提前贖回要交付罰款。
明年經濟問題錯綜複雜,股市波動可能更劇烈,基金都是少買為妙,至於樓則不筍不買,總知少做少錯。
何熊輝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