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丹丹報道】有兩名使用強生系列即棄隱形眼鏡的女士,分別發現鏡片「崩角」及戴鏡後感視像模糊,質疑產品質素欠佳。強生強調,全球銷售涉及該兩個批次的國家均沒接獲投訴,至於全線貨品有否收過相類投訴,則至截稿未獲回覆。眼科醫生提醒應留意眼睛於戴鏡前後的狀況,如有不適應立即脫下。
多次戴鏡後視像模糊
佩戴1.DayAcuvueMoist近視及散光即棄隱形眼鏡的袁小姐,早前開盒發現鏡盒內同時藏有兩隻鏡片,其中一隻「崩角」,「兩星期後再遇同樣情況,今次兩隻鏡片都冇爛,即刻向強生投訴」。
用家劉小姐購買了一盒1.DayAcuvueDefine彩色近視隱形眼鏡,一盒30隻,試過多次戴鏡後視像模糊,白茫茫一片,「我冲完凉抹乾手先戴鏡片,感覺好似白內障咁睇唔清楚,除落嚟就冇事,先後好多日試過成十隻鏡片都係咁」。
強生發言人表示已聯絡投訴人換貨,並可安排驗眼。戴鏡後覺得視像模糊,原因通常包括眼睛乾澀、鏡片沾上化妝品或潤膚液等,長指甲則有可能割爛鏡片,公司網站一向提醒戴鏡前應檢查鏡片及注意應有程序。
香港海關表示,隱形眼鏡安全受《消費品安全條例》規管,該署會跟進個案。消委會去年收到19宗隱形眼鏡投訴,其中7宗涉及產品質素。
用家注意「三好」情況
香港執業眼科醫生會會長周伯展指出,佩戴不完整隱形眼鏡鏡片或有碎屑殘留眼睛,會損及眼角膜,嚴重可導致潰瘍,通常不適包括紅、腫、痛、矇。他又表示,鏡片本身質量及佩戴者不小心也可導致崩角。他提醒應在「三好」情況下戴鏡:佩戴前眼睛「感覺良好」、照鏡觀察眼睛「外貌良好」及佩戴後「視野良好」。
理工大學眼科視光學院教授曹黃惠華指生產商大量生產隱形眼鏡,只能隨機檢定品質。她建議佩戴隱形眼鏡應半年驗眼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