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在灣仔,到人和吃釀豆腐薑汁豆花,還有松記的幻彩明珠甜品。路過鵝頸街市,十分熱鬧。
忽見一水果檔攤,擺賣一筐艷麗如寶石的紅色物體,遠看如長了尖刺的荔枝,拈上手,是一朵朵合攏的紫紅花。他們推介:
「這是洛神花。」
在台灣常喝洛神花茶,但印象中是散花而非圓鼓鼓還很堅實的樣子──原來說是「花」,應該是「花萼」,裹着那圓硬之物是果實,裏頭還有二、三十顆種子。
我先是喜歡洛神花這個名字,再愛上它那甘酸的味道。有點像士多啤梨也像山楂。
生長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秋天當造,但在香港很少見,第一次發現艷蹤,決定買回去自己炮製。這兒二十元一磅(不知其他街市價錢)。
可用開水焗,但我覺得煲上十來分鐘更出味。初次連果實一起煲,若把堅果去掉花如星散更美。由於味酸便隨己意加糖(冰糖清些)。洛神花茶醒胃清熱明目養肝降血脂,還有,喝完的杯子染上一層胭脂似的,你會希望自己在秋燥下有那樣紅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