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我真的想不通,香港那麼多的大學和院校,每年培育那麼多的電影電視系或創意媒體學院的畢業生,究竟都跑到哪裏了?尤其是導演系的高材生,十年前畢業的,總應該有一小部份人嶄露頭角了吧?香港電影工業的極度萎縮,已到了令人憂心的地步。北望神州,那是一個大老闆、大導演、大老爺、大明星廝殺和搶錢的戰場,新人導演要分兩片餅碎都極不容易。
幸好香港民間還有一些提攜新導演、推動獨立電影的商業或非牟利機構,舉辦香港獨立電影節、香港亞洲電影節等各類影展,令新的電影人和作品有出台的機會。曾翠珊的新作《大藍湖》,就是在這種氣候下得以公映。曾翠珊是香港演藝學院2001年畢業生,之前拍過短片《楓丹白露》、《河上風光》和劇情長片《戀人路上》,今次獲得香港藝術發展局的資助,以及香港藝術中心負責出品、監製,總體製作費也不過一百五十萬港元左右,連一齣大片的宣傳費也及不上。但一齣製作費一億五千萬港元的大片,就比《大藍湖》好看一百倍嗎?當然不是!我甚至覺得它比許多垃圾大片好看得多。明天才告訴你為甚麼。
撰文:黃國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