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近日新鮮豬肉批發價下跌,昨日每擔平均賣1,388元,較今年最高每擔賣1,797元,下跌近30%;但消委會於荃灣及新蒲崗兩區的豬肉檔和超市格價後,發現只有少部份零售點調低售價,減幅也只有約10%。
本港鮮豬批發價今年5月每擔平均賣1,300至1,500元,但6月開始批發價升至1,500至逾1,700元,其中6月23日的平均批發價更達1,797元,是今年以來最高。今年每月的供港活豬數目則維持於逾4,000隻。
於荃灣新蒲崗格價
不過,活豬批發價自上月中開始回落至5月時的水平,以昨日每擔平均賣1,388元計算,已較今年最高的批發價下跌近30%;即使以整個月的平均批發價比較,上月平均每擔賣1,533元,較今年最高的7月的1,676元,也下跌約一成。然而,消委會前日於荃灣和新蒲崗兩區,共六個肉檔和涉及三個連鎖超市集團的四間超市分店,比較鮮豬肉的價錢,發現只有少部份零售點有減價,而且減幅也只約10%。
有售鮮豬肉的百佳超市回應指,已跟隨活豬來貨價下調,但以價格浮動為由,沒有交代減幅;惠康則指,豬肉售價已經因應來貨及市場價格下調,同樣無交代減幅。
有傳媒發現,惠康位於柴灣環翠商場分店,前日無骨豬扒每斤賣48元,與上月11日消委會格價資料顯示的價格相同;杏花邨百佳豬扒前日每斤賣38.3元,同樣與消委會上月11日格價的37至38元相若。消委會總幹事劉燕卿認為,豬肉商應將來貨價的減幅,反映在零售價上,「家通脹市民買餸好難,100蚊都買唔到幾多豬肉,應該減價令消費者受惠」。消委會會研究豬肉商有否「加快減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