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升幅放緩 通脹又殺埋身港零售業提早入寒冬

銷售升幅放緩 通脹又殺埋身
港零售業提早入寒冬

【本報訊】本地通脹影響逐漸浮現,統計處公佈,本港9月份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為312億元,按年升24.1%,不計農曆新年的2月份,9月的升幅為今年最低,主要因為食品零售量下跌,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麥瑞瓊表示,有中小企被銀行收緊銀根,預期經濟放緩及通脹夾擊下,明年上半年本地零售銷售增長會更加嚴峻。 記者:石永樂

9月份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升幅較8月份減少4.9個百分點,零售量增長則按月跌5.5個百分點,月內衣物、鞋類及有關製品和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的銷貨價值仍保持相若增幅,反映內地遊客消費開支依然強勁。

食品零售量轉跌

不過,期內食品、酒類飲品及煙草的銷費價值升幅按月由14.8%大降至2.9%,零售量更由升轉跌,出現9.5%的跌幅,其中以新鮮或急凍魚肉和其他未分類食品(包括罐頭食品)的跌幅最大。
麥瑞瓊於電話會議中表示,9月份的零售數據反映自由行帶動的高消費用品的銷售增長依然,但民生主導的食品消費卻大受影響,以月內的的銷售值與量比較,反映通脹嚴重,而近月樓市放緩,亦能從家具及固定裝置的銷售值與量均出現下跌反映,書報、文記及禮品銷售量下跌,則與市場有新免費報紙推出有關。
政府發言人表示,外圍環境的不明朗因素與日俱增,市場必須保持警覺,留意有關因素如何影響本地經濟和消費信心。麥瑞瓊表示,歐美經濟轉差,本港經濟可能出現放緩,都將影響各行各業,加上通脹影響,市民將減少非必要品的消費,零售數據將更嚴峻,預期明年的第一、二季將逐步反映。

奢侈品市道看俏

麥瑞瓊預期,受惠黃金周帶動,10月的情況會重拾8月時的增長,11、12月亦看不到有重大的突然轉變。有外資分析員指,對9月份零售總銷貨價值遜預期感意外,他說:「我估可能係因為當時開始有好多壞消息,股市同樓市又唔好,影響咗消費心情……聽啲零售公司講,家內地旅客消費情況未有好大變化,全年要keep住逾20%增長應該都唔難。」
另一名分析員表示,繼續看好香港的奢侈品消費類別,因為只要內地人繼續來港消費,要在今年餘下時間續跑贏大市「唔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