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企業稅、內銀鬆手批貸、人行寬銀根中國三招自救經濟

減企業稅、內銀鬆手批貸、人行寬銀根
中國三招自救經濟

【本報訊】中國救不了歐洲,但可自救!中國總理溫家寶兩度提到要「適時適度」進行「預調微調」,先有財政部對小微企減稅,然後工、農、中、建四大銀行在10月最後一星期突鬆手批出600多億元(人民幣.下同)信貸,加上國務院智囊之一中國國家信息中心指經濟增速與通脹仍會繼續回落,緊縮的貨幣政策不存在「加碼」需要。

在剛剛過去的10月份,溫家寶先後赴浙江、廣東、廣西、天津4個省區考察,就重大經濟問題進行調研,並主持召開4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就一系列經濟問題作出部署。溫家寶的密集調研獲得各方積極回應,除財政部對小微企減稅外,最實際就是銀行「開水喉」。

四大行日均新貸逾100億

據《中國證券報》報道,截至上周四(27日),工行(1398)、農行(1288)、中行(3988)、建行(939)在10月新增貸款規模約為1400多億元。翻查資料,四大行在9月時的新增貸款約2000億元,較8月的1400億元反彈,因此,單看全月數據,看不出為何《中國證券報》以信貸猛增來形容,但令市場深信溫總的「預調微調」也包括銀行「開水喉」。
不過,細心分析便知玄機。四大行資料顯示,10月前20天新增貸款規模僅在800億元左右,剔除國慶長假因素,10個工作日的日均貸款約在80億元左右。此後,信貸增長開始發力。截至10月27日,10月四大行新增貸款約1400億元。21日至27日5個工作日,四大行日均新增貸款超過100億元,貸款投放突然加速,並被形容為信貸閘門突現鬆動迹象。本報向內地一大商業銀行相關人士查詢,得到回應是,「最後幾日借多了少少,總行沒有過問,我哋相信報道。」
本報再致電溫州民企老闆,他說銀行借錢較過去鬆了一點。至於房地產貸款方面,一位分析員透露,他接觸多家房企,得悉開發貸款的借貸是正常。
國家資訊中心經濟預測部官員徐策表示,未來一個時期,貨幣政策一方面要防止前期緊縮性貨幣政策效果與外部環境不確定性相叠加,進而導致經濟增速由主動放緩轉向被動下滑。

人行縮減央票金額

徐策稱,從具體操作工具看,預計未來公開市場操作仍將作為人行的主要調節工具。本周四,人行本周二在公開市場發行100億元一年期央票,已較上周減五成,而即將招標的三個月期央票金額進一步縮減,均是反映人行希望銀根鬆動。
事實上,從內地傳媒中,不難發覺地方政府正配合中央「預調微調」政策,例如溫州再成立50億元民間資本服務基金,緩解資金困難。

市場憧憬中央轉調的訊號

1)溫家寶稱宏觀政策要「適時適度」進行「預調微調」
2)財政部將增值稅和營業稅的起徵點提高5000至20000元人民幣,變相減稅
3)四大行10月最後一周的信貸猛增600多億元
4)縮減央票發行量
5)向鐵路部發放2000億元資金
6)中銀監要求銀行向各中小企傾斜借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