鈴……還記得那熟悉又陌生的課堂鐘聲嗎?人生最青䓤的歲月在學校中度過,畢業後踏進社會的「大染缸」,才頓覺學校的一事一物,甚至這曾代表上課噩夢的「警鐘聲」,也是人間天籟。然而,人生就是不停的戰鬥,連同教書的3年光景,南華籃隊隊長譚偉洋今年卻毅然「跳出」學校,做個全職「一剔人」。記者/攝影︰鄧永賢
「我的志願是當一個教師。」29歲的譚偉洋說。對,老掉牙的作文題目「我的志願」,阿洋回了一個老掉牙的答案,但教人佩服的是,他實踐了兒時的夢想,「由細到大都『黐』住學校,畢業後都好想繼續下去,也希望自己以運動員身份勉勵後輩。」新學年開學兩個月,在近期爆紅的台灣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的薰陶下,同學們也許更珍惜地過着熱血的校園生活;然而,阿洋今夏卻選擇辭去他畢業後的第一份工,在可風中學結束3年教師生涯後,手執另一條鑰匙,徐徐開啟人生另一道刻上「一剔」的大門。
趁年輕試不同範疇工作
「一剔」者,Nike也。九把刀說得好,「人生就是不停的戰鬥」;教書先生的「鐵飯碗」雖然近年似有銹迹,但畢竟是阿洋的志願,可以令他踏步前進的,全因人就是要向前看,尋求突破,促使他轉職到已贊助他近10年的Nike出任SportsMarketingExecutive,從事市場部運動項目的推廣工作。阿洋笑說︰「即使再選多一次,短期還是不會重返舊路當老師,畢竟試過了,年紀尚輕時應嘗試不同範疇的工作;而我現在主要的工作,除了聯繫中學搞贊助外,就是『照顧』我們贊助的運動員,配合他們的需要,感覺其實也跟做老師湊着一班學生大同小異吧!」
新工助延長球員生涯
對於多年來醉心籃球的阿洋來說,離開由細到大嚮往的學校,且未能抽空兼任球隊教練,難免離愁別緒,惟對他專注自己的籃球事業又未嘗不是一件壞事。「以前一大清早返學,大約傍晚6時半才步出學校,我主要教數學及體育,又企又曬一整天,撞正夜晚有比賽,個人像快要崩潰。」雖然阿洋現時的新工作也肩負重任,但他直言在新的工作環境,至少可減低傷患困擾,延長球員生涯,「以往上體育課要示範不同的動作,一不小心便容易拉傷舊患。」
也許,工作就像愛情,離開自己曾喜愛的不一定是壞事,不向前走,又怎會知道下一個可能更好,更適合自己呢?
譚偉洋多面睇
譚偉洋小檔案
年齡︰29歲(07/08/1982)
身高︰1米95
體重︰105公斤
位置︰中鋒/大前鋒
現效球隊︰南華(03年至今)
曾效球隊︰青年(98至02年)
主要榮譽︰08年京奧火炬手、香港代表隊隊長(06至09年)、籃球超級聯賽冠軍(11年)、高級組銀牌冠軍(5次)、甲一籃球聯賽總冠軍(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