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今年高考和終極會考各科考試報告昨出版,報告批評會考中文科考生觀察力弱、視野狹窄、思考幼嫩;指高考生應考中文口試時,把日本世紀地震當百搭話題,無視題目要求,更有考生指危樓能體現高尚品德,也是理想居所,被斥是非觀念模糊,令人咋舌。
今年會考是最後一屆,屬補考性質,有1.3萬人應考中文科,其中佔90分的卷一考閱讀能力,考生平均得28.96分。報告對考生於卷二寫作能力的批評最狠,指大部份考生審題欠佳:如第一題「一場沒有失敗者的比賽」,多平鋪直敍,忽略關鍵詞沒有失敗者;其他則寫得平平無奇或考生多無提合適見解和論說。評卷員結論是,今屆中文科不少考生「觀察力弱、視野狹窄、思考幼嫩」,又指今年的錯別字比07至09年明顯增多,與去年相若。
危樓也是理想居所
高考生表現也不濟,中文科有3.5萬人應考,報告批評部份人於卷一審題不慎,促學生多關心時事。卷二文化問題第二題是關於中國人對居所要求,有考生以本地塌樓慘劇為例,指「有青年勇救居民,故危樓無論如何簡陋,即使倒塌傷人性命,只要能體現人的高尚品德,也是理想居所」。報告斥是把中國文化精神僵化為無理教條;部份考生指豪宅是理想居所,認為「志不在豪」的傳統文化不合時宜,評卷員批評「是非觀念模糊,失卻對價值的追求」。至於卷四說話能力測試,報告提出,「更令人感歎的是考生無視題目的要求」,3.11日本大地震事例,幾乎於3月31日後每一個考生口中出現。教育政策關注社主席張民炳得悉有考生答危樓也是理想居所,即慨嘆「無得頂,是非曲直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