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產林真華 揚眉百老滙

港產林真華 揚眉百老滙

能夠在紐約百老滙這個戲劇殿堂演出,是每一個演員的夢想,但大部份人在小劇場、巡迴劇團打滾多年,都未必有機會一嘗踏上百老滙舞台的滋味,黃皮膚的林真華(JenniferLim),就憑着實力與運氣,實現夢想。這位港產女郎在一齣講述中美文化差異的喜劇中,表現出眾大獲好評,成功登上百老滙大舞台。

32歲的林真華是中韓混血兒,廣州話和普通話同樣流利,至於韓語,她在網站自我介紹是:「有需要時,倒也足夠翻熱一碟韓國炒粉絲。」在香港長大的她,像許多港童那樣,自小學這學那,包括舞蹈、體操、滑冰和鋼琴,但她最愛的顯然是演戲,先是在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BristolUniversity)修戲劇獲學士學位,之後考入著名的美國耶魯大學戲劇學院,獲表演藝術碩士。

林真華在香港長大,在英國上大學,再赴美修讀戲劇。互聯網

林真華在《中式英文》的演出備受讚賞。互聯網

中國人愛拉關係「走後門」,《中式英文》也有觸及。互聯網

「我一直要比別人更努力」

但一張黃面孔闖美國戲劇界,殊不容易。林真華2004年落腳紐約,但為了爭取經驗取得在美國工作的資格,她常常要到其他國家演出:比利時、德國、挪威、西班牙、蘇格蘭、奧地利走不停。她曾在土耳其參演希臘三大悲劇之一《美狄亞》(Medea)、在波蘭用普通話演《哈姆雷特》(Hamlet),也客串過電視劇和電影,包括《「法」妻》(TheGoodWife)、《錢作怪》(DirtySexyMoney)、《27宜嫁》(27Dresses)。「我一直要比別人更努力工作,但如果熱愛所做,那還只是工作嗎?」她笑着說。

林真華在美國演出《YokastasRedux》。

2005年在紐約Vortex劇院演出《Deviant》。

成功須苦幹,她多年努力終得回報──獲舞台演員工會承認藝人資格,取得綠卡,可參演著名華裔劇作家黃哲倫(DavidHenryHwang)的舞台喜劇《中式英文》(Chinglish)。《中式英文》今夏在芝加哥公演,大獲好評,林真華的表現更是吸睛,結果不只在芝加哥延長公演,上月更移師百老滙。林真華說:「這是夢想成真,我從沒想過真的在百老滙演出。」
她2009年在社交網facebook首次看到有關《中式英文》的消息,當時黃哲倫寫了第一幕,正招募演員。她坦言,以前沒機會看黃哲倫的劇作,於是立即跑往書店買齊他的作品,包括得獎百老滙名劇《蝴蝶君》(M.Butterfly),花兩天鑽研,之後跑去試鏡,經五輪篩選,當上女主角。

2002年在耶魯大學劇院演出《iphigeneiaataulis》。

百老滙鮮見 7角色5個華人

《中式英文》故事以現代中國為背景,林真華飾演一名市級官員,導演西爾弗曼(LeighSilverman)讚她有趣機敏,演活了這個性格複雜的角色。「林真華透徹了解這個女人,讓我們可以不落俗套地講述出一個野心勃勃、機敏醒目的政府官員的故事。」
該劇七個主要角色有五個是華人,這在百老滙也是鮮見的。林真華指出,在美國,亞裔演員經常被剝奪爭取白種人角色的機會,她當然也遇過無數次這種情況。

2002年在土耳其演《美狄亞》。

2005年在紐約演《YokastasRedux》。

2006年在紐約演《SongsoftheDragonFlyingtoHeaven》。

2009年在英國演出的《Thisisn’tromance》。

「每次參加試鏡會,我都會知道他們對角色早有想法。我的工作是走進去告訴他們:『你可能以為,你知道自己想要甚麼,但我想讓你看看,你需要甚麼。』」她說:「我想,這是保持理智不發瘋、繼續工作的唯一方法。」
《中式英文》叫好叫座,林真華當然希望藉此得到更多發揮機會,而且她自言不會因為當過百老滙明星而諸多挑剔。「只要是好作品,不管是在芝加哥小劇場或是百老滙演出,又或者是在荒郊大漠拍獨立電影,我都一樣高興。」她說:「受到認同固然好,但那不是我幹這一行的原因。」
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