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英國當局提出銀行業要進行拆骨(Ringfencing)之餘,亦要大型銀行持有額外3%資本作緩衝,即核心資本比率須達10%水平,市場早預期此舉會令當地銀行成本大增,滙控(005)行政總裁歐智華透露,若全數落實相關改革,將令滙控成本增加13億英鎊(約162億港元)。記者:董曉沂
據英國傳媒報道,歐智華連同巴克萊總裁BobDiamond及蘇格蘭皇家銀行(RBS)總裁StephenHester,出席當地國會一個委員會會議時表示,認為在極端情況如銀行負債太高或資本水平過低時,監管機構限制銀行派息比率和高層花紅確實合情合理。
轟英倫銀行權力過大
不過,歐智華未有一面倒支持英國銀行業獨立委員會(ICB)的改革建議,他預期,全面實施ICB的改革建議,將要滙控耗資13億英鎊,他更直言,在英國註冊經營銀行的代價實在太高;其言論惹起市場再度揣測滙控遷冊的可能性。
歐智華亦憂慮,作為英國央行的英倫銀行,其監管權力過份集中,他指英倫銀行權力過大,若以一家企業標準來看,英倫銀行的職位相等於一個行政總裁,但礙於政策所限,這個總裁任期必須為5年,期內又不可被辭退,亦沒有其他董事局成員可監察其職守,企業管治水平隨時差過上市公司,故令歐智華大感不安。
加拿大滙豐多賺47%
適逢滙控每三年便會就總部所在地進行常規檢討,今年再作檢討,因此市場年初已傳出滙控擬遷冊回香港;早前亦有傳渣打集團(2888)威脅指,若改革方案過辣,不排除遷離倫敦。
ICB主席JohnVickers曾表示,改革不會損害英國銀行競爭力,反而可恢復市場對當地金融業的信心。不過,歐智華對此並不認同,他指出,當局建議在英倫銀行下設一個新機構監管金融系統風險,角色過於狹窄,他認為,當局應確保維持金融業穩定的同時,亦兼顧到足夠的信貸供應。他擔心可能出現一種情況,是就算在經濟環境穩定時,銀行業也未能作出貸款。
此外,加拿大滙豐昨公佈第三季度業績,純利1.82億加元(約13.89億港元),按年增長46.8%;首3季純利則按年增18.4%,至5.15億加元(約32.29億港元)。而加拿大的零售投資及財富管理業務,最遲將於明年首季全部出售。
歐智華對英金融業改革看法
*全數落實改革令滙控成本增加13億英鎊
*作為英國註冊銀行,成本實在太高
*銀行負債太高或資本水平過低時,監管機構限制銀行派息比率和高層花紅確實合情合理
*英倫銀行監管職權等於企業CEO,但任期必須為5年,亦沒有其他董事局成員可監察其職守
*ICB應確保維持金融業穩定的同時,亦兼顧到足夠的信貸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