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內地保險股上季業績全數未符預期,無論季內或年內的投資市況,都對內險股投資收益有不良影響。不過,國壽(2628)投資表現不佳之餘,保費收入和盈利更錄得按年倒退,在全行業均要提升償付能力充足率的大前提下,國壽年內業務難見大幅增長,即使內地A股回升,國壽都勢跑輸同業。
龍頭國壽上季已賺保費按年跌6.38%,主要受累於其大幅裁員計劃,國壽管理層早前亦透露,今年下半年的新業務價值增速會放緩。美銀美林預期,國壽的償付能力充足率將較6月的164%進一步跌至130%,即使在發300億元(人民幣.下同)次級債補充資本,亦只能提升至174%,暗示國壽保費收入難以在今年餘下時間大升。摩根士丹利早前發表報告指,國壽償付能力急跌,有必要減少派息。摩根大通更將國壽全年盈利預測下調13%,給予跑輸大市評級,目標價看24港元。
券商薦買平保
年初至今,國壽、平保(2318)和太保(2601)股價分別跌37.76%、33.13%和23.44%,某程度反映國壽盈利能力較另外兩公司差的事實。今年首9個月,國壽、平保和太保純利分別為167.17億、145.19億和70.18億元,除國壽盈利按年跌32.98%外,另外兩家公司的盈利均錄得升幅。
雖然平保上季純利未及預期一半,但各券商對此已迅速消化,更紛指行業揀平保會較國壽為佳,主因深發展將可為平保帶來強勁的銀行業務收入,大摩、摩通和巴克萊等券商均籲買平保,當中巴克萊看得最好,指平保在新造保險業務增長強勁,加上銷售員工數目在6月後再增3%,故預期平保本業可維持穩健增長。巴克萊給予平保增持評級,目標價105港元。
建銀國際高級分析師余君峻亦表認同,指平保的投資業務並非如業績顯示般差,若扣除其因計入深發展的一次性會計因素,平保盈利能力其實不俗。他又解釋,平保年內的長期投資收入大增250.95億元,可見其投資表現未算太差,加上併入深發展後,銀行業務盈利能力大增,故預期平保表現有望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