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異國留學,為嚐一口白飯香,千里迢迢也要搬個飯煲過去。長大了,工作再忙也不忘住家飯。多得科技,如今一個氣壓飯煲,煲飯煮菜燜餸全能,一煲走天涯!
記者:張文蕙
攝影:劉永發
Model:Ruby@PureModels
鳴謝:iCook(27721099)
TakeAGlance:帶埋臘腸去Sell煲
電飯煲面世逾半世紀!史上首個電飯煲是1955年日本東芝出品,不過真正入侵香港是1959年的事,有「電器大王」之稱的信興集團(代理樂聲牌)創辦人蒙民偉帶着助手逐家逐戶拍門,示範以電飯煲煮臘腸糯米飯,改寫港人以火水爐或燒柴煮飯的習慣。第一代飯煲底部有一圓形鋼磁,通電後產生磁力吸實內鍋,受熱則失去磁力,所以飯熟就會自動跳掣,缺點是易起飯焦,因此後來出現了標榜內膽均勻受熱無飯焦的西施煲。時至今日,電飯煲功能更多元化,可煲湯、煮菜甚至焗蛋糕,一些採用真空氣壓效果的,煮飯更快更存氣,價格當然也貴多了。
揀煲CheckPoints
iCook廚具達人胡忠興Max認為,選電飯煲首要因應家庭人數,兩口子不應「大」貪,因內膽若長期只有底部受熱,上部經常「乾燒」就會減低壽命。至於Watt數已不是重點,因很多標榜全自動的電飯煲,如備快思邏輯功能的,早已計算出最佳的煮飯時間,當中包括浸米、煮飯及焗飯的程序,就算一千Watt的電飯煲,也會因為按電腦程序要煮成個鐘先有飯食,以達到明火煮飯的效果。要揀,就要知以下重點!
1.內膽 金銀鑽傳熱快
直接影響飯質的還看內膽!Max指近年內膽用料越趨名貴,金、銀、鑽等能加快加熱時間,令飯粒受熱更均勻,不會因溫度不足而變「爛身」。陶瓷、紫砂、備長炭及鋁等其實是以遠紅外線這種穿透性高的傳熱方式運作,不像舊式飯煲只有底部受熱令飯粒生熟不一,只不過一般人不了解此學名,所以飯煲很少以此作賣點。他又教路,內膽外層顏色是金或銅,傳熱一般都較快!
2.蒸氣 密封飯更香
煲飯時越少蒸氣流出,飯粒的澱粉甜味及水份也保存得越多!應選煲蓋上有蒸氣蓋的產品,較能留住蒸氣,還方便拆出清洗。而有氣壓功能的更能鎖住煲內熱氣,令飯粒煮得快、吸水多,粒粒煙韌。
煮白飯小測試
我們找來三款飯煲以最基本煮白飯模式來測試,不同內鍋物料及存氣度,煮飯時間有快有慢,飯粒質感亦各有千秋!
A.依立牌正斗紫砂金飯煲FSX20-2★$798/a
賣點:
採用間接式導熱即遠紅外線技術。球面紫砂內膽受熱更均勻,雙層砂煲蓋。4種煮飯模式,煲仔飯模式更可做出金黃飯焦。
需時:
20分鐘,有煲仔飯Feel!
評一評:
Max指它應減去了浸米程序以縮短煮飯時間。飯粒雖沒那麼飽滿,但卻有煲仔飯風味。Max再以珍珠米、海鮮菇及木魚汁,20分鐘即可煮出日式釜飯風味,正!
B.東芝IHRC-DT18W真空壓力磁應煲★$4,588/b
賣點:
0.7-1.05大氣壓力。5毫米防黏易潔鑽石銀鍋,即外層銀塗層,內層鑽石鈦塗層。7種煮飯模式,另設快速煮飯、蒸煮、煲粥及蛋糕功能。可拆式水蒸氣蓋。
需時:
55分鐘,飯粒鬆軟煙韌甜味夠。
評一評:
標榜可燜煮,Max試以真空壓力快速Mode煮韓式紅蘿蔔牛肋條,蘿蔔夠腍滑,牛肋條亦入晒味,20分鐘搞得掂!
C.PhilipsHD4777智營煲★$2,198/d
賣點:
人工智能操控。超厚鑄鋁合金內膽。9種煮飯模式,21種烹調程式,燜、煮、蒸、燉皆能,另備烹調乳酪、燉湯和甜點專用配件。
需時:
35分鐘,飯粒較乾身香口。
評一評:
以此煲試煮牛油木魚汁菇片,沒鑊氣在所難免,但煮後可啟動自動烹煮功能再煮幾分鐘,效果佳,算是過關!同場另試同品牌HD4747型號,煮飯較長5分鐘,但飯粒較軟。
型靚正煲
市面飯煲美輪美奐,兩小口子至10人大家庭都有選擇。Max提醒大家量米水不應用手,因手有大有小,應跟鍋內刻度去量。用蒸餾水煮飯最香甜,當快思程序完成應立刻抓鬆飯粒,令保溫時受熱更均勻。
ShopList
a.依立(31062880)
b.東芝(29565605)
c.日立(21138883)
d.Philips(26199663)
e.豐澤(25555788)
f.Kenwood(34120120)
g.象印(25434296)
h.實惠(26638833)
i.Jusco(2627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