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亞洲貨幣9月底出現一輪斬倉潮,觸發人民幣離岸價(CNH)亦顯著回軟,但近期已逐步回升,星展集團執行委員會成員兼財資市場業務總監伍維洪認為,歐債危機穩定後,先前因班師回朝而局部流出的資金,會重返亞洲,最近也有回籠迹象,特別是CNH已偏弱至足夠吸引水平,在一些海外買盤及跨境貿易結算需求推動下,料CNH購買興趣會逐漸提升。記者:劉美儀
伍維洪指出,CNH現貨及遠期等一系列產品,佔本港財資交易室業務,與港元交易已打成平手,各佔一半,過去港元交易佔比高達八成。
外資趁低吸 突破6.4
其他大行的財資交易主管亦認同,過去兩周,資金正回流新興市場,CNH買盤回升,但臨近年尾,對新造人民幣長倉仍會審慎。上周五人民幣CNH價升破每美元兌6.4水平,收報6.3850,與在岸價(CNY)相差收窄至200多點子。
自去年7月人民幣修訂清算協議落實後,CNH市場在港形成並迅速發展,港元交易佔比亦趨跌,但伍維洪相信,未來數年聯滙改變機會極低,港元仍有交易需要。本港交易室是星展集團人民幣業務的區內交易中心,伍維洪透露,該行在CNH市場交易量佔比約一成。
美元波動及歐債危機,令區內部份資金班師回朝,9月底亞幣斬倉潮,人民幣亦告急冚盤,加上清算行在上海的兌換窗口被「沽爆」額,CNH一度回軟至6.55水平。
伍維洪表示,CNH偏弱至上述水平時,已開始吸引一些外地資金的購買興趣,亞洲及倫敦交易時段均見買盤乍現,每手數億美元的規模亦不菲。隨着歐債危機穩定,他指「見到真的有」早前局部流出的區外資金,正陸續回籠。雖然有意見稱,人民幣升值憧憬減慢,惟他認為,人民幣國際化的長遠目標不會改變,其間滙率有升跌波動亦屬正常,未來5至10年,亞洲經濟始終是高速增長焦點。
審慎買賣免臨尾損手
渣打銀行(香港)東北亞區定息收入交易部董事總經理馮思果同意,過去兩周新興市場如韓國基金等,出現淨流入現象,相信與早前部份流走的資金回籠有關,CNH購買興趣亦回升。
不過,現時距年結不遠,加上對早前亞幣斬倉潮猶有餘悸,相信無論交易員或對冲基金,對新造長倉的風險胃納會較為審慎,免市況突然波動「臨尾損手」。
滙豐銀行環球市場亞太區副主管兼香港區交易主管陳紹宗亦說,CNH的購買興趣開始回升,當中主要與CNH相對CNY仍偏軟,吸引有跨境貿易結算需要的買盤,選擇在港進行,此外亦有交易相關活動。
隨着歐債危機漸趨平穩,他相信資金會逐步回流亞洲市場,因區內經濟始終較穩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