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中國非歐救世主

新華社:中國非歐救世主

【本報綜合報道】由於早前傳出歐盟正向中國求救,而中國亦已承諾出手購買歐盟金融穩定機制(EFSF)發行的債券,但新華社的評論員則指出,歐洲不應視中國為解決歐債問題的「救世主」,並認為中國只會盡朋友的義務「幫得就幫」。評論又指,歐洲應該更同心合力解決危機,並期望於本周四至五舉行的G20峯會能夠肯定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
新華社評論指中國政府曾表示,對歐元有信心並認為歐盟有能力處理危機,但有不少中國經濟分析師正就中國持有大量歐元資產感擔心,目前中國擁有高達3.2萬億美元的外滙儲備,當中有近四分之一為歐元資產。

意大利10年期債息新高

然而,歐元於上周四受到歐盟方案刺激下,升至1.4163美元的逾7星期高位後,於周五因意大利國債拍賣反應不理想及孳息創新高拖累下,跌0.3%至1.4148美元。有分析指,歐央行很有可能於本周四的議息會議後宣佈減息,屆時將令歐元進一步走軟。
歐盟上周雖就擴大EFSF至1萬億歐元達成共識,但由於缺乏細節,西班牙及意大利國債孳息輕微下跌後隨即回升,而於上周五意大利舉行的國債拍賣上,其10年期國債孳息更升至6.06厘,創歐元區成立以來新高。
分析認為利率已高至近乎無法接受的地步,反映出市場對歐盟峯會結果的狂熱開始減退,投資者仍未完全信服EFSF為國債提供擔保的方法,能有效令歐豬五國擺脫債務危機,並且對意大利政府的削赤能力存疑。
意大利現時約有1.9萬億歐元的國債,而明年便有近2000億歐元的債務到期,投資者正擔心倘意大利無法成功削赤及降低其借貸成本,恐怕很快便會成為歐債危機中下一個主角。雖然意大利總理貝盧斯科尼於歐盟的壓力下定下一連串的削赤措施,但外界普遍認為措施獲國會通過的機會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