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水災 《蘋果》記者直擊
【本報訊】泰國當局一早預告首都曼谷昨日傍晚進入抗洪關鍵時刻,不少市民昨早把握最後機會逃出曼谷,但內陸航機早爆滿座,買不到機票的人就扶老攜幼湧往長途巴士站,打算循陸路逃往南部或北部未有受災的地區。沒錢逃的,就把車站當作避難所,一邊兼職賣車票賺錢,一邊等待回家的日子,有人至昨日已等了兩個星期。
在著名的翟道翟市場附近的巴士總站,是曼谷最重要的陸路交通樞杻,在這兒開出的巴士路線直達全國。記者昨晨去到車站,只見民眾帶着大包小包的家當候車,而在車站的便利店,各式乾糧及樽裝水均被搶購一空,甚至連啤酒也在搶購之列。即使因班次編排、部份路段水浸等問題,令原本10小時的車程可能延長至13、14小時,他們也不介意。
災民攜大包小包候車
居於市中心的Teja昨陪同妻子和初生兒子等巴士返回西部鄉下。他說,住處還未被浸,但因距離湄南河相當近,「擔心仍在襁褓中兒子的安全」,為防範未然而撤走,讓妻兒回鄉,自己則留守曼谷家中。
與年邁母親和兒子候車的婦人Kanjana本在曼谷市中心工作,三人昨晨6時已到了巴士站候車,怎知等候的人實在太多,要等到下午4時半,才有巴士載她們回泰北。Kanjana指着大包小包的行李說:「裝着的大多是母親的物品和生活必需品。」因為工作關係,她送母親和兒子回鄉後,會一個人回曼谷。
封鎖災區防趁亂打劫
人潮中亦不乏因水災而滯留的人。62歲婦人Nalee本在車站附近一條村落居住,但她已在車站住了兩星期,衣食住行全在車站解決,現於車站內幫忙賣票。她說,村內的家在第一日水浸時水深只有40多厘米,但第二日就已1米多深了,沒法子下只能離家暫避,「但走得匆忙,只拿了兩套衣服跑出來,一待就到現在了」。
因為只有兩套衣服,朋友都笑她身子發臭,那時她會跟着一同笑;但談到老家時,她收起笑容,兩眼泛有淚光說:「我很擔心(老家)……除沒時間把東西放高一點,我更怕有人去偷東西。別的東西可以再買,最怕是家中的佛像被偷。」
Nalee也不是未試過回家看看,但那一區已被軍隊及警察封鎖,任何人不准進出,除因水位太高外,也是預防有人趁亂打劫,「而且聽說附近有很多蛇潛伏水中」。
她目前唯一希望是回家,但水災至此,她也只能無奈地、無了期地在車站繼續生活。
話你知:曼谷沉沒
曼谷是低窪之城,地面僅比海平面高1.5米,若有大海嘯,勢必水淹曼谷。更弊的是,曼谷地面和海平面的距離正在收窄,因全球暖化令水位上升,加上曼谷發展快,不理本身地質鬆軟,興建很多高樓大廈,令地面陸沉。專家就指,曼谷地面每年沉降超過7厘米,以此速度計算,曼谷可能在20年內完全沉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