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性雙噏:馬拉松損健康? - 雷雄德

異性雙噏:馬拉松損健康? - 雷雄德

近年來,馬拉松長跑越來越受歡迎。跑畢全程42.195公里,更是很多朋友挑戰自我的目標。可惜的是,近年在各地的馬拉松賽,間中便會出現一些猝死過案。
醫學及科學的研究數據均顯示,適量的跑步對改善身體健康絕對是肯定的,所以世衞建議市民每日做30分鐘中等強度的運動。至於跑全馬,問題在於是否過量?英國醫學期刊就有文獻指出,從過去30年馬拉松猝死的案例作統計分析,計算出風險約為每10萬名跑手之中,就有0.8人出事,其實這風險是十分低的,也不用過份憂慮。
最近有研究人員替全馬跑手,於賽前6星期、比賽完結後48小時,以及賽後3個月,進行心臟掃描、驗血、攝氧量評估等測試,結果發現部份跑手在比賽後,心臟肌肉出現發炎的徵狀,部份心臟組織更有纖維化及出現疤痕的情況,專家認為,這是增加了跑全馬中途出事的機會。慶幸的是,這些損傷並非永久存在,在賽後3個月的重複檢視,情況回復正常。
加拿大方面也有類似的發現,專家利用白老鼠進行長時間跑步,同樣發現牠們的心臟,也增出現相同的變化。到底跑甚麼距離才不會影響健康?現階段科研人員仍未找出一個科學的答案。不過,賽前有足夠訓練的跑手,心臟出現較少的損傷。專家需要收集更多數據才可以下結論。
文:雷雄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