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主席:破舊更新 - 盧先亞

好不主席:破舊更新 - 盧先亞

今年是香港大學百周年校慶,本來應該歌舞昇平,卻想不到竟是這最高學府的多事之秋幾成「校㷫」。818事件剛平靜下來,徐立之校長又突告請辭,令此事再次成為大眾焦點。姑勿論背後底蘊是否意興闌珊自行告退,或是羔羊代罪被迫歸里,反正媒體就是不安好心,豈會輕信彼此可以好嚟好去文明分手。至於校長日前見記者交代,經他口中說出的辭職原因,亦只由得曲線解讀捕風捉影。
徐校長謂他作為一個遺傳學家,明白更新對生態發展十分重要,不續約的唯一原因是自己擔任校長已近10年,港大是適當時候作出更新,保持生命力,亦不想「阻住地球轉」,故有此決定。今適逢香港正值改朝換代之際,這一番「更新論」應給予了社會很多反思,尤其是兩位特首備選人,亦爭先恐後以「新」示人。

官員因循造成社會矛盾

香港自回歸以後,特首只換了一個,管治班底已不知幾番輪轉,可惜的是新瓶舊酒,換湯不換藥,兩屆特區政府在管治及政績上,並未為香港帶來突破和新氣象。觀乎坊間民調顯示,政府表現、煲呔及政府官員評分長期處於低水平,最新數據,新上任的政務司司長林瑞麟,民望更只得38.3分(意料中事),比起佢老細煲呔同埋鬍鬚曾仲要低10分(兩位心喜深慶得人)。市民早對政府不抱期望,感情缺失,所以嘈得就嘈,得就。
官員因循,眼光短淺,事事唯北大人是命。口喊凝聚,內裏分而治之。造就了今天很多社會矛盾:仇富厭貧越演越烈、外傭居港對立你我、居屋利益徒增不公等。天地萬物皆有因由,特區政府的管治思維,或許就是今天無日無之的政治爭拗、民怨沸騰的源頭。
若果套用徐校長的「更新論」,香港要有良好的生態發展以及保持生命力,持續向前的話,「繼往開來」大可不必,惟「破舊更新」正是其時。
盧先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