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導航:A股強勢H股撈底

投資導航:A股強勢H股撈底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暗示會放水振興經濟,內地股市猶如脫韁野馬,從逾兩年低位急彈,上周共飆升7%,內銀、內房、水泥等板塊百花齊放;另一邊廂,恒生指數三扒兩撥重上兩萬點水平,熊仔盡變大戶點心。A股升勢有餘未盡,勢可延續港股反彈派對。「投資導航」特意將眾多與A股相關的H股分類,計有大折讓型、進取型、穩陣型及保守型,務求幫助讀者全方位食盡今趟A股升浪,唔使等政府派6000蚊都有錢落袋。

中集宜長揸

沈慶洪(左)、彭偉新(右)

BMI基金管理總裁沈慶洪:
「現時內地問題仍多,如樓盤減價交投弱、出口放慢,以及民間貸款等問題,故A股見底言之尚早。短炒可考慮江西銅(358)及X安碩A50基金(2823),航運股如中海集運(2866)現價低殘,可作長揸,待下個經濟復蘇周期來臨。」

平保可追捧

京華山一研究部主管彭偉新:
「除非人行推出實質措施,A股才確認見底,現階段只宜短炒,可留意剛公佈業績的內銀和內險股,如平保(2318)和財險(2328),短期料獲資金追捧。不過,近期內地發生老闆走佬潮,對主力向中小企貸款的農行(1288)影響較大。」

大折讓型:北水尋寶敲儀征經緯

投資氣氛轉好,配合「小型港股直通車」的港股ETF即將啟動下,目前一眾大折讓H股很容易成為下一輪炒作對象。
A股和H股市場一直存在同股不同價的歷史問題,部份H股折讓程度驚人,例如儀征(1033)、上石化(338)及熊貓電子(553)等H股,較A股股價平超過六成。「北水」來港尋寶,賺取差價,大折讓H股會是當然首選。
一眾大折讓H股中,儀征目前H股股價只為A股的18%,為折讓最大的H股。同時,公司業績近期好轉,第三季度收入按年增34%,純利雖然按年跌22%,但較第二季度大增93%,經營情況改善。

盈利前景看俏

由於內地棉花價格持續上漲,公司的聚酯產品於第三季平均價格較去年同期上升35%,盈利前景大為改觀。另一隻有潛力破關的H股為經緯紡機(350),H股較A股折讓七成,公司已轉型為放數公司,首三季業績表現突出,現價預測PE不足7倍,同業遠東宏信(3360)上周五爆上,經緯兼具追落後元素。

進取型:銅價回升江銅可入貨

阿爺調控鬆綁,對市場是一大喜訊,勢將刺激資源股需求,係時候買定等炒上。從業績、AH股折讓及走勢三方面分析,江西銅業(358)屬穩中求勝之選。
江銅上季純利按季急跌53%,至12.4億元(人民幣.下同),但撇除銅價對冲虧損因素,核心純利20.2億元,符合預期。銅價走勢左右江銅盈利表現,近日出廠銅價有見底回升迹象,由10月中低位每噸5.3萬元大幅反彈一成,至5.8萬元,有利公司第四季盈利攀升。花旗指江銅估值吸引,明年預測市盈率僅6.9倍,目標價22.6元。

中鋁宜小注吸納

內地A股回升,有利江銅H股炒上,收窄AH股差價。江銅A上周四收報27.56元人民幣,H股為19.78元,計及滙價因素,H股較A股大幅折讓41.4%。
走勢上,江銅月初於11.3元見底後大幅反彈,短線目標為100天線21.8元。中國鋁業(2600)亦屬追落後之選。該股由低位僅反彈42%,遠低於江銅的75%,H股較A股折讓達55.8%,但基本因素較遜色,宜小注吸納。

穩陣型:股價殘內銀內險反攻

內銀及內險股年內捱沽,股價頗殘,兩者第三季度業績表現迥異,前者誇啦啦,後者差到痹,主要是A股表現頹廢,令保險投資收益急轉直下。撇開投資表現,兩者仍是今次反彈浪中的穩陣之選。
內銀股第三季業績普遍不俗,雖然不良貸款問題長期困擾內銀,若純粹以估值而言,內銀股實在抵到你唔信,現時內銀平均市賬率(PB)為1.4倍,較08年平均1.59倍更抵,工行(1398)及建行(939)估值皆較08年便宜。內銀作為百業之母,即使不良貸款勁撇賬,阿爺無理由唔救,策略上宜候低吸納。

平保獲大摩調高評級

相對亞洲股市,內銀估值偏低,瑞信發表報告,以PB相對股本回報計算折讓,在亞太區市值100大的股份之中選出十大抵買股,當中有六隻是內銀,排第二的是交行(3328),折讓達74%,其餘折讓亦超過6成。
內險股方面,估值同樣低過08年水平,現時PB約2.57倍,低過08年的2.68倍。平保(2318)上周五獲大摩調高評級至增持,目標價為70元。報告指,宏觀不利因素開始緩和,內地壽險業務有望見底。

保守型:成交量急增A50起動

中央鬆手憧憬令A股轉勢,投資者想趁機賺一筆又唔識揀個股,最保守方法可選擇追蹤內地股市的交易所買賣基金(ETF),走勢與滬綜指幾乎同步的安碩A50中國(2823)可謂首選,以低風險為宗旨的投資者,不妨伺機吸納坐轉順風車。

A股轉勢,令A50交投量近日急升。 新華社

股價近周升逾一成

雖然A50每年只派息一次,息率僅約1厘偏低水平,但其流通量及成交額均為同類ETF中最高,基金總規模又高逾500億元,故一直受市場追捧。A50交投量近日重拾強勢,上周日均成交股數約1.2億股,按周增約七成。
A股自10月24日起持續反彈,而A50則在早一個交易日已開始起動,至今已升逾一成,較10月4日的9.5元低位更彈逾兩成,倘A股升勢有餘未盡,A50反彈動力不容忽視。
再者,A50股價相對每股資產淨值(NAV)的溢價已由月初的負6.5%大幅反彈,顯示強勢重臨。以A50上周四股價相對NAV10.72元計,溢價為8.2%,而年初至今A50股價相對NAV的平均溢價為8.6%,今年高位為1月時15.6%,故現價仍處合理水平,吸納價值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