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英和唐英年假如是兩份快餐,中午時段,人頭湧湧,點都要揀一份鯁落肚,你要A定B?兩害難以取捨,打工仔不妨這樣諗:唐英年有「做功課」,精於「課外活動」,「體能」明顯勝過他的前任,絕對不是打針雞可比,應該幾有營,唔怕他爆塑化劑醜聞。
面對傳媒質問,唐英年還會面紅愕然,證明面皮不算發水,還有些少「禮義廉」的實用面積。揀他「落肚」,相信不會像鯁了兩斤番薯,谷到一肚響屁沒處放。
「缺失」負面新聞很早出爐,攤到凍,亦即是說,社會已經消化得八八九九,揀他,估計頂籠肚屙,不致胃出血。
唐餐賣晒,只剩梁餐又點呢?同一道德水平睇,梁振英的投共傳聞就算屬實,論資排輩,他只是粗菜一碟,農藥有機會超標,但未致用地溝油,有可能腸胃炎,但食唔死人。
評論指梁出晒名是變色龍,今時今日,政客只要不是變色豉油或者化學蛋,將來甚至龍變鳳,叉燒變斑腩,三層丁屋變二十八層豪宅,都預咗佢。你老闆,冇得揀,嘟卡找數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