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辯論 罵的多 讚的少曾蔭權第五度不獲致謝

施政報告辯論 罵的多 讚的少
曾蔭權第五度不獲致謝

【本報訊】特首曾蔭權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開出大堆「期票」博支持,不過立法會經過一連三日辯論,終否決施政報告致謝動議,是曾蔭權在任七年第五度不獲致謝,而泛民提出5項修訂亦全軍覆沒。提出動議的內會主席劉健儀說,整個辯論用了25小時27分鐘,當中罵的多讚的少,希望政府「啱唔啱聽」都要反思議員的建議,改善施政。
記者:陳雪兒

曾蔭權發表過七份施政報告,當中只得07/08及08/09年度獲議員通過致謝動議,而這份最後的施政報告更是任內第五次不獲立法會致謝。立法會經過三天近26小時的辯論,昨日在分組點票下,直選界別以10票贊成、11票反對及8票棄權否決動議,當中投棄權票的民主黨指,不索性反對動議是因為對復建居屋及長者乘車優惠兩項措施表示肯定。

泛民五修訂全否決

另外,泛民議員針對施政報告沒有解決貧富懸殊、全民退休保障、欠缺教育承擔及政治委任制失敗等問題,提出五項修訂,在建制派議員反對下通通遭否決,落得「五大皆空」下場。
致謝動議分五個環節進行,「重頭戲」是發展民主、提升管治一節,各黨議員發炮怒轟政府,民主黨副主席劉慧卿狠批政治委任制徹底失敗,所謂問責官員只是「烏合之眾」拉集成軍,市民對部份官員更是「零認知」,「制度完全幫唔到社會、幫唔到市民,最㷫係問責制唔問責嘛﹗」

11/12年度施政報告在直選界別,以10票贊成、11票反對及8票棄權被否決。

建制派泛民互指摘

另有多名議員不滿政府取消區議會委任制遙遙無期及漠視民意硬推替補機制。泛民與建制派議員發言時亦互責,如公民黨吳靄儀指政府在港珠澳大橋司法覆核案帶頭批評,不尊重司法制度;旅遊界謝偉俊則反駁指:「始作俑者唔係政府或官員,而係本會部份議員。」
律政司司長黃仁龍表示,從未說過司法覆核的程序有被濫用的情況,但強調司法覆核並非解決所有問題的靈丹妙藥。
政務司司長林瑞麟說,本屆政府不可在任內解決所有問題,但提出的措施已為下屆政府打下基礎。林瑞麟離開時被問對曾蔭權「衰收尾」有何看法時,他沒回應就急步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