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國是否做歐洲的「救世主」,還看歐洲開出甚麼條件。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昨指出,中國將等待歐洲金融穩定機制(EFSF)具體細節公佈後,再決定是否對其進行投資。對於中資銀行是否將參與救助事宜,他表示尚沒有這方面的具體計劃。
中國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也表示,中國肯定會等待EFSF的細節揭曉之後,才會決定是否投資。朱光耀還補充,根據現有安排,中國已經在投資EFSF。他說,目前仍不清楚歐洲新主權債務擔保計劃的細節。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早前與法國總統薩爾科齊通電話,胡錦濤表示,歐盟近期出台解決債務危機的思路和措施顯示了歐洲團結協作、解決債務危機的意願,希望這些措施有助於穩定歐洲金融市場,克服當前困難,促進經濟恢復和發展。
G20會議促增人幣彈性
歐洲國家希望中國投資EFSF,但當地官員亦希望中國增加人民幣滙率彈性,並將在下個月舉行20國集團(G20)會議上,尋求中國同意提高人民幣滙率彈性。
此外,中國央行國際司司長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中國執行董事張濤表示,沒有將人民幣納入IMF特別提款權的時間表。
張濤稱,自2005年以來,無論是實際滙率,還是名義滙率,人民幣都已有較大幅度的升值。自2005年滙改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實際滙率已累計升值約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