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首三季純利1638億幾達去年全年水平 國有商銀中最標青

工行首三季純利1638億
幾達去年全年水平 國有商銀中最標青

【本報訊】全球市值最大銀行工行(1398)第三季業績符預期,純利按季倒退2.4%至543.59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則升27.6%;該行首三季盈利已接近去年全年所賺水平。在已公佈業績的三大國有商銀中,工行資產質素及資本狀況最「標青」。記者:劉美儀

證券界認為,以工行屬「郵輪式」超大行規模計,其按季淨利息收入仍獲4%增長,信貸指標暫亦無減弱迹象,故對其整體前景持續樂觀。除中行(3988)外,內銀股H股股價昨均顯著大升,工行昨收報4.92港元,升7.66%。就已公佈季度業績的三大國有行比併,農行(1288)是暫時唯一錄得按季盈利續增的大行,工行今年首三季盈利增長28.8%至1638.4億元,去年全年賺1651.6億元。
德銀亞太區域金融機構研究部主管余明麗認為,工行整體季度表現較預期理想,尤以淨利息收入,在按季存款無甚增長及貸款增幅有限的前提下,仍較次季升4%,她形容相當難得,9月底其核心資本充足率達雙位數字百分比,更是該行顯著優勢。

核心資本率10.03%

外界關注內銀信貸質素會否變差,她指該行第三季不良貸款餘額及不良率仍然下跌,而季內貸款減值亦較次季微跌,雖不能排除呆壞賬滯後出現的可能,但以龐大規模如工行而言,其信貸質素仍有推進,屬利好因素。
按中銀監引入《巴塞爾資本協定三》對系統性重要銀行(SIFI)要求,2013年底前銀行貸款總額準備金率須達2.5%,工行截至9月底有關比率達2.48%,去年底為2.46%;第三季末其核心資本充足率達10.03%,較上半年升0.21個百分點。
9月底工行不良率較上半年微降0.04個百分點至0.91%,撥備覆蓋率亦按季增11.52個百分點至272.66%,已公佈業績的三大國有行中,工行有關指標皆暫領風騷。
內地早前公佈「人民幣外商直接投資」(FDI)管理辦法,工行旗下工銀亞洲爭飲「頭啖湯」,該行將在港發行首宗人民幣次級債,發債收益並將透過FDI形式,直接注入內地其全資附屬機構華商銀行使用。該項債務年期10年,消息指工銀國際、中銀香港(2388)、瑞信、星展和高盛負責安排。
農行和中行第三季業績迥異,券商報告普遍認為農行表現勝預期,相信屬盈利增長最快的中資大行,為內銀股首選,而中行則表現遜色。摩根大通預期,農行沒集資需求,而且未來撥備需要降低,農行將為盈利增長最有保障的一間。

里昂:農行盈利增長快

高盛和里昂也認為,農行第三季的淨息差、淨利息收入及營業收入增長強勁,即使貸款總額準備金率升達3.8%,幾乎為內銀股中最高水平,但相信其盈利增長最快。里昂調高農行目標價,由3.21港元升至4.03港元,維持跑贏大市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