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國銀行(3988)第三季受營業費用大幅飆升及投資市場影響證券價值拖累,純利錄得僅297.9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季跌幅擴大至9.9%,遠遜市場預期的下跌1%至7.1%,但若按年計,該行仍獲9.4%升幅,增幅與農行迥異。該行季內「甩掉」歐豬五國中3國的各類債券,至僅餘持有4.54億元的意大利債。
沽歐豬債 掟剩4億意債
季內影響盈利的主要項目,包括按季增長43.2億元至344.4億元的營業費用,首3季計營業支出達976.9億元,按年升15.7%,加幅與員工和業務等費用增加有關,其成本對收入比升至30.14%,較6月底增1.33個百分點。
另外,中行第三季的淨交易收益及證券投資淨收益分別6.9億元和1.4億元,較上季均大跌9.1億元及22.1億元。其中,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產生的損失達44.04億元,而上半年收益為48.2億元。
面對歐美債券危機,該行繼續大手減持,季內已完全減持葡萄牙、愛爾蘭、西班牙3國的各類債券,至9月底歐豬五國中僅餘4.54億元的意大利債,較6月底減少6.82億元。
外界關注的內銀資產質素,中行截至9月底的不良率跌低於1%至0.99%,較上半年微降0.05個百分點,雖然撥備覆蓋率進一步升5.72個百分點至223.01%,但資產減值損失按季計則大減48.5%。
首3季純利963億增21%
中行季內淨利息收入和手續費及佣金收支淨額平穩,按季分別微升0.4%及下調0.5%;淨息差為2.1%,較6月底微跌0.01個百分點。但以首3季計,淨利息收入和手續費及佣金收支淨額按年仍分別增18.8%及22.9%,純利較去年同期增21.5%至963.01億元。
至於旗下中銀香港(2388)第三季業務同樣受到經營開支上升拖累而出現放緩,不計第二季有雷曼迷債回撥的因素,季內提取減值準備前的核心經營溢利錄得49.4億元,按季微跌0.7%。該行指期內主要由於淨利息收入增加及淨息差擴闊,帶動提取減值準備前的淨經營收入增加,但受市場搶存款影響,客戶存款錄得輕微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