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的幸福 - 邁克

那些年的幸福 - 邁克

《紅色娘子軍》這樣的舞碼,除了作為珍貴歷史文獻,其實也應該有借古諷今意義,「封建大地主」此等革命黨誅之而後快的人渣,不就是當今橫行的地產發展商嗎?上世紀三十年代海南島惡霸的罪行,不過是將手無寸鐵的窮家女綁在柴房毒打,和今天企業家得到官府庇護的掠奪一比簡直濕碎,「拆」字當頭雞犬不寧,現代化步伐的血腥猶勝坦克車,瓊花女士要是尚在人間,必定暗暗慶幸自己那些年的幸福。死氣沉沉的樣板戲,不注入時代感是不可能引起共鳴的,《國際歌》和《東方紅》老早都走了調,中國出的那個毛澤東,少數仍然有市有價的場合不過是拍賣行。然而引導群眾往這方面想,一個不小心會迸發社會主義共產黨基層結構的反思,天朝的和諧難免動搖,那可就因小失大,為安全計,還是當它過時文物放在博物館展覽為妙,封塵便封塵好了,無謂替舊傷疤放血。
只是作為純舞蹈,它確實不值一哂,源自扭秧歌及幼稚園唱遊班的手勢和列陣,千篇一律舉一反三,握着拳頭一個勁激昂到地老天荒,持續的疲勞轟炸,就算不令人邁進瘋狂境地,反應器也逐漸完全麻木。單單看第二場的操練,大致已經領略全齣舞劇的菁華,甚至只需目擊第五和第六場之間短短的間場,隨英勇的飛躍死心眼詮釋「向前進」,就可以洞悉編舞者全盤才能,餘下的場口,刻劃的不外生活的蒼白。那種平板,表現的或許是制度追求的井然,縱使不附帶任何政治迫害,烈火中永生camp得艾慕杜華噴飯,也不值得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