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芭畢竟是俄國師傅調教出來的,有些習慣五十年不變,不論好壞貫徹至今,譬如臨場才公佈舞者名單,往往令以捧角為己任的西方觀眾束手無策。這次蒞港的明星和新秀,我最想看近年冒起的馬曉東,可惜事與願違,通常和他拍檔的戰薪潞在大匯演跳難度數一數二的《唐吉訶德》雙人舞,對手卻換上盛世東。女舞者沒有特殊心水,《天鵝湖》節目表列出四個可能人選,結果亮相的是王啟敏,也就抱着既來之則安之的態度迎接。在打頭陣那個百花競艷的晚上,她擔綱了《吉賽爾》雙人舞和麥美倫《協奏曲》第二樂章雙人舞,已經教人刮目相看,雖然氣質不大吻合化作寃魂的痴情女,技巧倒是沒話說的。縱使打了底,也還想不到她的黑白天鵝可以這麼超班,手腳伶俐氣質清麗,再加上嬌小的身形,好些時候彷彿看到全盛期的瑪嘉露娃。要挑剔,我會說穿白時稍欠哀怨,着黑時尚差兩錢狠辣,但已經是香港舞台出現過最稱職的天鵝之一了。
另外兩位駐團一線阿姐,朱妍的表現也非常好,《奧尼金》第三幕雙人舞能跳到這種段數,歐美亦不常見。張劍分配到《卡門》雙人舞,純屬非戰之罪,次晚《紅色娘子軍》擔任無名無姓的戰友,則完全大材小用。這場紅舞跳瓊花的是魯娜,坐後排的幾個長舌婦不停批評她「冇力」,我卻認為能夠把那麼毫無深度毫無變化的肢體語言忠實傳遞,本身已是成就。她的可塑性十分高,左腳示範革命樣板,右腳踏進威廉科西為蕭菲紀蓮特製的舞鞋,居然沒有患上精神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