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養唔起」的,豈是打算申請居港權的外傭。來香港爭床的內地家長,他們衝急症室產下的金叵羅,當堂有居港權,條數長遠計,比外傭留港開枝散葉不遑多讓,有多無少。養一個孩子,香港家長被洗腦告之,要四百萬。內地媽媽衝港生仔,省回超生罰款,享用香港公共福利,七除八扣,肯定慳到四百萬裏頭的二三成。以投資術語形容,是將養育內地下一代的成本轉嫁到香港納稅人消費者身上。香港政府是最精明的理財專才,甚至被喻為最冷漠的守財奴,何解建制派對衝港爭床的內地人非常翻版「佛山十八途人」?帶頭上街抗議外傭有居港權的工聯會,為什麼不發動周日遊行,搵周一嶽算賬?高叫人大釋法堵截外傭申請居留權的那些港嬸港伯,這邊廂罵外傭將來必然拿綜援搶飯碗,那邊廂卻安排家鄉的親戚頂住大肚,最後一刻召喚白車入院,用盡急症配額,將生仔的消費減到最低,比吃兩個漢堡包還化算。
本地孕婦扶着嬰兒車上街抗議,成效不用說,一定不彰。事關每個有中港聯繫的家庭,都是一家無牌中介公司,專門替國內親戚揩香港的油水。一家便宜兩家着,一直吹噓背靠祖國想窮都難的特區政府,養唔起,飛唔起,憑什麼阻截富二代和窮鄉里衝港爭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