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款風波 - 盧峯

捐款風波 - 盧峯

實在佩服陳日君樞機的睿智與坦蕩蕩。被有心人炒得熱火朝天的捐款風波在他談笑風生、不卑不亢的回應下再鬧不出甚麼新花樣。
捐款紀錄突然曝光固然充滿政治計算,紀錄公開後各方面的反應更讓人大開眼界。先是一些教會當權人士刻意跟陳樞機保持距離,彷彿他做了甚麼不當的事一般。再來是有些人不斷要陳樞機交待為何收受捐款,捐款用到甚麼地方去,資助了甚麼人,做了甚麼事,彷彿黎智英先生的錢有甚麼問題。
從小學到中學唸的都是基督教學校,聽了不少聖經故事及教誨,其中之一是奉獻或行善應當秘密行事,不要沽名釣譽,更不要像只想博取名聲又偽善的法利賽人那樣行善後四處宣揚。今次風波中,捐款的人按聖經的教誨不求張揚,默默作事;陳樞機成人之美,沒有洩露半點風聲。這顯然既合乎聖經,也合乎道義,有甚麼值得大興問罪之師的地方呢?難道黎智英先生該敲鑼打鼓,公告天下自己是個大善人?又或像某些富豪那樣四處留名,每筆捐款都要討回一點好處,一些名聲?
老實說,教會或宗教團體一向鼓勵匿名捐款。教堂的poorbox或奉獻箱都長期開放,任何人都可把錢放進去,多少不拘。而且,捐一個幾毫的小朋友跟捐一億幾千萬的富豪完全一樣,他們參與同樣的儀式聚會,得到同樣的牧養,死後進天堂的機會也不會因此而有分別(富人甚至難一點,就像駱駝穿過針孔那樣難)。既然是這樣,黎智英捐二千萬予陳樞機有甚麼好大驚小怪呢?
還有,教廷任命陳日君為樞機,他部份職責就是協助牧養內地教會包括地下教會的信徒,支援受迫害的神父修女。那可是非常高危的工作,稍一不慎便可能讓內地信徒被拘捕、虐打、迫害。陳樞機能不小心謹慎,守口如瓶?
但願他的重要工作不會因今次風波而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