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組隊 下月赴美參賽創細菌基因海水化淡

中大組隊 下月赴美參賽
創細菌基因海水化淡

【本報訊】24名中文大學理學院及工程學院本科生,10月中組隊參加國際遺傳工程機器設計競賽(iGEM)亞洲區比賽,創製出有利研發再生能源的基因,奪得金獎,下月將到美國麻省理工大學與全球大學精英一較高下。 記者:馬志剛

參賽隊員來自中大生命科學學院、工程學院及化學系,設計的細菌基因可以吸走水中鹽份,化淡海水。正讀大二的隊員林佳漢說,根據史丹福大學早前研究,「鹹、淡水溝埋嗰陣會產生能量,可以用嚟發電」,但要發電必須動用大量淡水,或局限在鹹淡水交界建發電設施;今次設計若成功,「可以令海水變埋淡水,一路化淡一路發電,冇地點限制」。

在亞洲區獲金獎

他解釋,今次獲獎設計基因,利用名為「Halorhodopsin」的感光蛋白質,把光能、大腸桿菌與氯離子串連。團隊把這種蛋白質放進大腸桿菌,令大腸桿菌擁有感光離子通道,可使大腸桿菌在太陽能下吸收氯離子,氯離子正是鹽的其中一種成份。團隊更找出此基因發揮最佳效能的數據,包括光的不同顏色、強度及照射時間等,為日後科研提供基礎。團隊的設計獲大會評審讚揚具創意及可行,在亞洲區42隊大學隊伍中脫穎而出獲金獎,更獲頒「最佳生物新天然零件」及「最佳零件實驗量度」大獎。
中大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表示,日後會繼續鼓勵學生參與更多同類活動;生命科學院院長朱嘉濠稱,比賽競爭激烈,去屆冠軍劍橋大學隊伍已在歐洲賽區出局,期望中大學生赴美摘冠而回。

中大基因工程隊伍設計出的「生物零件」基因,可藉太陽能調控基因吸收離子,吸走海水鹽份助海水化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