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針無兩頭利!內地為谷內需,加工資是直接刺激消費的方法,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昨日為打工仔將進一步指導各地調整最低工資標準帶來喜訊,該部將進一步指導各地上整最低工資標準,打工仔有運行,但現時全球經濟疲弱,老闆自然會百上加斤。
人社部昨公佈,截止到9月底,北京、天津、山西等21個地區都相繼調整了最低工資標準,平均增幅是21.7%。目前全國月最低工資標準最高的地方是深圳,為1320元(人民幣.下同);每小時最低工資標準最高的地方是北京,為13元。
至於總理溫家寶關心的就業問題,人社部新聞發言人尹成基表示,儘管經濟總的增長速度有所放緩,但是在吸納就業、經濟增長帶動就業方面沒有帶來明顯影響。據人保部統計,1至9月城鎮新增就業994萬人,完成全年900萬人目標的110%。
研社保市場化運作
尹成基透露,正研究社會保險基金市場化運作,目前社會保險基金只能買國債、銀行存款,嚴禁其他投資,隨着養老保險基金結餘規模快速增加,基金保值增值壓力越來越大,因此,市場化可提高回報。
為了提高基金運營效率,人社部正在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訂基金投資運營辦法,在保證安全性的前提下,爭取實現較好的效益。據人保部的數據顯示,社會保險基金資產總額高達2.3886萬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