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年代選購吸塵機,吸力已不是首要之列,強勁濾網才是王道,否則邊吸塵邊噴塵,越吸越污糟。
記者:張文蕙
攝影:蔡家輝
Model:Rika@GME
TakeAGlance
史上第一台靠手揼
不說不知,史上第一台吸塵機原來是木製!1865年,美國芝加哥發明家IvesMcGaffey發明了一台以人手揼動製造旋風吸走沙塵的機器,取名Whirlwind,意即旋風。至1901年,英國工程師HubertCecil把人手吸塵機進化至電動,但體積太大難於家居使用。20年後,瑞典人AxelWenner-Gren成立品牌Electrolux,並推出首台家用吸塵機,風行一世紀。至2001年,Electrolux更生產了首台家庭化吸塵機械人,不必人手操作,被列入健力士世界紀錄大全。之後3年,各品牌的出品迅速發展,無塵袋、水濾式、無線、UV燈殺菌等任君選擇。
吸塵機CheckPoint
1 HEPA濾網 要揀H級
Allercure過敏症產品專門店負責人宋紹雄(Teddy)指,現今的吸塵機馬力十足,足夠清理一般肉眼所見塵埃。要比較的反而是濾網的過濾效能。有用家邊吸塵邊身痕兼鼻水狂流,就是吸塵機排出仍帶有不少塵埃的廢氣所致。
Teddy以可量度小至0.3微米(約頭髮的三百分之一粗幼)微粒數量的「激光微粒測量儀」去測量吸塵機排出的廢氣,一般來說,過濾效能越高,排出的氣體其微粒數量讀數應較環境讀數(即室內空氣)低得多,如讀數為0,更代表過濾效能達100%!市面不少機種均聲稱內置HEPA這種可過濾小至0.3微米物質的濾網,但其實HEPA亦有分等級,由最低的E10、E11、E12、H13、H14、U15、U16到最高的U17。而Teddy綜合測試經驗,家居最少要用到H級,低於H級的過濾效能未達百分百,而U級濾網微孔過細,很易被大粒塵埃堵塞,反不耐用。他亦提醒,濾網首選可更換式的,聲稱能水洗的不太可信,因水洗會令濾網耗損,反不耐用。
2 集塵 首推塵袋式
塵袋式:吸塵機集塵方式之中最易用一種,吸塵後倒掉袋中垃圾及定期更換塵袋即可,但須考慮塵袋易配與否,否則機未壞卻因買不回同型號塵袋而報廢就唔抵。此外,Teddy亦不建議清洗塵袋,免破壞其纖維影響效能。
水濾式:用前注水,用後亦要倒去污水。很多人錯覺水濾式較乾淨,事實上Teddy以「激光微粒測量儀」測試水濾式吸塵機排氣口噴出的空氣,讀數甚高,主要原因是水令內櫳潮濕,變成細菌霉菌溫床。他認為若真要使用,必須在水中加入消毒劑防止細菌滋生;同時切勿用水濾式打掃床褥,以免濕氣令床褥養出更多塵蟎。
無塵袋式:外形多細小討好,不用顧慮添置塵袋問題,但清理時塵埃飛揚,鼻敏感人士忌用。
3 音量 70分貝
吸塵機開動時發出的聲音為70分貝是可接受的音量,即差不多等於一般的電視機、電話鈴聲音量。不同機種當中,又以水濾式及HEPA濾網達到U級的噪音較大,塵袋式的噪音較小。
4 除臭 要有吸味網
別迷信宣傳字眼,部份聲稱有吸味功能的吸塵機,如一些水濾式的機種聲稱以蒸氣殺菌除臭,但水濾式的濕氣本身就是滋生細菌的源頭,因此未必有效,要有效除臭,機內必須附有吸味網。
5 手柄 附開關唔傷腰
附長吸管的設計固然較方便,不用「擒高擒低」,但較少人留意手柄可有開關及調校吸力的按鈕,對於有腰患的用家尤其重要。
揀機各取所需
吸塵機品牌及款式各有長短,沒有100%完美,但不同機種可配合不同人士需要,對號入座就可找到最Fit你的選擇。
過敏人士
要有高效HEPA濾網!
腰患人士
手柄附開關!
懶惰之人
自動吸塵!
寵物之家
最緊要吸味!
環保之選
大容量設計!
a.Allercure(21161193)
b.捷成(29262300)
c.JCShop(31022783)
d.LG(35437777)
e.飛達工程貿易(28158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