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意見腫瘤或血管增生異變

醫生意見
腫瘤或血管增生異變

雖然仁安和主診醫生指腫瘤成因解釋不到,但有麻醉科醫生和外科醫生則指出兩種可能性,一是血管增生,當中血管壁有異變造成血管瘤,或血管對麻醉藥的發炎反應出現血栓性靜脈炎。
余小姐說清楚記得,「佢打麻醉針嗰時,可能我手背啲血管比較幼,我見佢彈咗好耐都搵唔到我條血管,最後佢都照打入去,結果就搞成咁。」

血管太幼可選其他部位

香港麻醉科醫學院發言人周雨發表示,打麻醉針後生「腫瘤」不常見,不排除與注射有關:「打針始終都係創傷,血管要增生造番個血管壁,當中可能有啲異變造成腫瘤。」部份病人手背的血管較不明顯,必要時可選擇其他部位注射,但他相信麻醉科醫生有足夠專業知識判斷。
外科醫生林哲玄就根據超聲波報告描述,估計余小姐可能是有血栓性靜脈炎,是由於血管對注射針管及麻醉藥的發炎反應,導致血塊凝結及血管壁增厚變硬而形成皮膚下的「腫瘤」。通常病人的血塊會在幾日至幾星期內溶解復元,不過如果血管幼,麻醉針引發的反應可能會更持續,不過絕大部份手部的血栓性靜脈炎以藥膏按摩最終都會復元,不會對健康構成危險。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