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業回暖恐虛火廠商:季節因素 生意無起色

中國製造業回暖恐虛火
廠商:季節因素 生意無起色

【本報訊】中國製造業數據有回暖迹象。滙豐公佈10月份「滙豐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預覽」,指數初值為51.1,是5個月以來最高,較9月份49.9高出1.2個百分點,並由萎縮重返50的擴張水平以上。不過廠商反應並無任何欣喜。 記者:周燕芬

據滙豐數據,10月份多項指標均較9月份有所改善,包括新定單和新出口定單,均由9月的萎縮扭轉為擴張水平;製造業產出亦錄得6個月以來高位,達51.7。廠商面對的通脹壓力亦有所紓緩,投入價格上漲幅度也有所減慢;而出廠價格加幅則有所提速,令毛利率可望改善。

成本價格增長趨穩定

滙豐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表示,受惠於新定單和產出增長,10月份滙豐中國製造業PMI初值反彈至增長景氣區間,預示製造業本季開局良好。結果亦顯示,產品成本價格增長趨於穩定,而投入品價格增長放緩;數據也反映中國並無硬着陸之憂。
不過,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副會長李秀恒對數據不感欣喜。他說,由於歐美金融危機仍未解除,外國進口商仍相當審慎,雖然10月份製造業較9月份略有好轉,但只是季節性因素帶動,出口貨品要趕運及12月的聖誕和感恩節,是全年出口旺季,但若較去年情況遜色亦不為奇。對於今年聖誕銷情,他預視平穩中不見樂觀,由於環球經濟環境走弱,銀行收緊放貸,今年全年定單較去年為少,而且「全球股市咁嘅氣氛,點會好!」
香港中小企經貿促進會創會會長李月亮則稱,10月份金屬價格有所回落,令成本較平,但「金價銀價分分鐘飆升,對走勢好難掌握」。定單方面,他指所從事的金屬行業與9月份比較,「睇唔到有好過,只係平平而過,表現一般。」

內地廠商適應能力強

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則讚賞廠商適應能力強,應對能力高。他舉例,「這個調整(人民幣、工資、原材料等)在3%左右的幅度,我可能就受不了,就需要關門了,但實際上最後調整3%,你看它還掙扎下來了,再調整3%,它又掙扎下來了。」原因就是廠商在成本控制、工藝調整、產品升級方面加以配合,讓產品賣更好的價錢。隨着新興市場國家收入不斷提高,廠商亦在積極拓展中,「廠商的靈活性比我們想像得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