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早前被瑞銀唱淡、今日公佈第三季業績的中國鋁業(2600),率先向市場預警,承認目前市場環境惡化,鋁價已返回公司產品成本線以下,生產經營面臨的壓力及挑戰驟然加大,加上緊縮貨幣政策下融資越趨困難,若鋁價續挫,部份子公司的現金流將受到嚴峻考驗。 記者:陳韻妍
分析員估計,為保持盈利,中鋁產品短期恐加價。中鋁總裁羅建川在9月份生產營運分析會議上表示,受惠鋁產品市場售價上漲及生產營運情況改善,中鋁第三季盈利水平將大幅提高,但受美國經濟復蘇疲軟及歐債危機影響,國內外對經濟下滑的擔憂加重,9月份主要產品售價下滑,產品成本卻維持在高位,製造費用及消耗量按月急升,導致盈利按月下跌。
負債比率約135%
一名中資分析員指出,中鋁每噸生產成本約1.3萬元(人民幣.下同),較同業宏橋(1378)高約30%,因此鋁價走勢對其生產成本影響較大,但今年鋁價仍較去年高,故相信第三季盈利按年可轉虧為盈,但期內國際鋁價較次季回落,第三季盈利出現按季下跌的可能性很高,第四季表現料與第三季大致相同。他又稱,中鋁負債比率持續高企100%以上,料在緊縮貨幣政策下,全年負債比率約135%,由於鋁價已回落到與生產成本相若水平,不排除中鋁產品短期會加價。摩根士丹利認為,電價及煤價上升,將抵銷鋁價上漲的利好因素,料中鋁全年單位生產成本升12%至每噸1.7萬元,毛利率持續受壓,維持「減持」評級。
中鋁今年上半年純利跌22.2%至4.13億元,當中次季純利按季大跌75%至8140.6萬元,即使撇除一次性減值項目,上半年鋁生產及加工業務亦不濟,氧化鋁及原鋁板塊盈利分別跌47.09%及9.48%,鋁加工板塊更「見紅」。
收回貸款風險增
羅建川坦言緊縮貨幣政策使內地融資環境趨緊,中鋁融資困難加大,倘鋁價續跌,部份子公司現金流或出現問題,加上下游客戶同樣面臨資金緊張困境,令公司收回貸款風險加大,母公司為確保財政狀況健康,將按「以收(入)定(開)支」的原則,向各附屬撥付所需的生產經營資金。中鋁昨升6.39%,收3.83港元,惟今年累跌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