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山頂首座華人大宅何東花園,列為暫定古蹟的限期將於明年一月屆滿,政府仍未能與業主就保育方案達成共識。為免古蹟受破壞,發展局建議將何東花園列為法定古蹟,古物諮詢委員會今早將開會討論。消息透露,政府決定仿效景賢里以地換地做法,將何東花園附近一幅約12萬平方呎「綠化地帶」(greenbelt)地皮交換,供業主發展。 記者譚靜雯
古諮會今早會議將討論應否將何東花園升格為法定古蹟,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會親自出席交代保育方案,以及與業主商討的最新進展。據悉,政府曾考慮的何東花園保育方案,包括仿效景賢里以地換地、金錢補償或業主願意保留大部份歷史建築等。
業主拒搬談判困難
消息人士透露,政府已決定以地換地方式保育何東花園,將大宅附近一幅面積、景觀和地積比率相若的「綠化地帶」地皮交換,「其實今年初宣佈做暫定古蹟嘅時候已經物色咗呢幅地皮,但業主堅持將何東花園重新發展,之後留番喺度住,所以談判過程一直都好困難,加上幅地喺山坡,發展成本又會貴啲,真係要睇吓業主自己點決定啦。」
逾80年歷史的何東花園佔地約12萬方呎。有測量師指何東花園位處山頂地帶,地皮罕有,估計總值達20至30億元。至於政府會否用金錢補償業主,消息人士稱可行性不大,「塊地好值錢,用公帑賠償爭議太大,又要過立法會,換地方法較可取,只需要向城規會申請改規劃用途就得。」
景賢里有先例可循
根據《古物及古蹟條例》,身兼古物事務監督的發展局局長諮詢古諮會及獲特首批准後,可宣佈將個別建築物列為法定古蹟,業主作任何改動均須經古蹟辦批准。不過,若業主反對建築物列為古蹟,有權向特首提出呈請,或由政府交給區域法院裁決賠償。
以地換地保育歷史建築早有先例,08年初發展局與景賢里業主達成共識,以景賢里旁一幅面積約5萬方呎、地積比率不多於0.5倍、屬綠化地帶的人工斜坡的地皮,換取景賢里大宅的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