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提出以地換地方式保育山頂首座華人大宅何東花園,但遭業主拒絕,為免古蹟受破壞,當局毅然決定「先斬後奏」,迅速將何東花園升格為法定古蹟,再與業主繼續談判。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承認,現階段沒有十足把握成功說服業主接受換地安排,最終業主可能提出司法覆核,以及向區域法院提出索償,賠償金額可能是天文數字。
記者:譚靜雯
古物諮詢委員會昨日一致通過將何東花園列為法定古蹟,政府今日將發信通知業主,並經行政長官同意後,正式刊憲。林鄭月娥昨稱,自今年一月將何東花園列為暫定古蹟後,先後六次與業主或業主代表商討保育方案,提出仿效景賢里以地換地的做法,將何東花園毗鄰的三幅土地,包括兩幅「綠化地帶」官地及大宅內的網球場及車房,約11,520平方米(約12萬方呎)土地,供業主發展10幢洋房,地積比率為0.5倍,樓高則不可超過四層,以換取保留整個何東花園。
不過,林太透露,方案遭業主何東爵士孫女何勉君拒絕,指換地安排令發展潛力受限制,且「綠化地帶」需經過城規程序,改變土地用途,擔心發展會延誤及受公眾反對。林引述,業主一直反對將何東花園列為暫定古蹟,強調大宅內部經過多次改動,何東爵士也不是時常居於大宅內。
望業主接受磋商誠意
政府「先斬後奏」,在談判未達成共識,就急急將何東花園升格為法定古蹟。林太稱,業主有一個月提出反對,又指如果現時不採取任何行動,具歷史價值的建築會遭破壞。業主可採取各方面的法律行動,包括入稟區域法院索償,「冇計算過賠償金額,希望業主不會馬上採取法律行動,繼續接受我哋同佢磋商嘅誠意,做到保育又可重視私有產權」。
林鄭:對個案一貫樂觀
到底政府是否不惜代價誓要保育何東花園,林太稱,「今日要納稅人付出一個好龐大嘅現金補償係有困難,所以過去幾年採取非現金補償方案,對今次個案一貫樂觀啦」。
她最後更動之以情,引用專家研究報告內的一段說話,「如此一個見證了無數近代歷史的中西合璧大宅,若它最終在鏟泥機及推土機面前土崩瓦解,那實在是香港社會難以挽回的損失」。
由何勉君姪兒何猷忠出任榮譽贊助人的香港文化遺產基金會昨表示,政府不能操之過急,期望最終決定能經過公眾參與、討論及辯證,達至一個獲公眾支持的方案。
何東花園簡介
建成年份:1927年
建築風格:中國文藝復興建築
建築特色:西式洋房配以中式琉璃瓦屋頂、中式亭台樓閣和、牌坊等
歷史價值:殖民時代初期,山頂區不能興建中式樓宇、也限制華人在山頂區居住,何東是首位獲港府准許在山頂區居住的非歐籍人士;大宅曾接待多名貴賓如辜振甫夫婦、前美國總統喬治布殊也曾於70年代以美國駐華聯絡處主任身份造訪。
資料來源:古物諮詢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