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權人士孫亞兒子來港醫愛滋

維權人士孫亞兒子來港醫愛滋

【本報訊】內地愛滋病維權人士孫亞,15歲的兒子小孫不幸在9年前,於北京一所醫院接受手術時感染愛滋病,併發症如肺炎、腦癇嚴重,但內地醫院因小孫患愛滋病而拒醫,孫亞告上法庭卻敗訴。近日兒子病情嚴重,孫亞透過朋友介紹認識港大醫學院兒童腦科專家,希望12月能再到港治療。

內地做小手術受感染

維權藝術家艾未未的工作室,去年一齣愛滋病維權紀錄片《孫亞》,引來國際關注中國愛滋病人權狀況。主人翁孫亞的兒子小孫,患先天性顎裂(Cleftchin),02年於北京大學附屬口腔醫院做小手術,當時輸血100毫升,原來血包早已染有愛滋病毒,一年後,小孫確診HIV陽性,07年停學。
孫亞昨日回覆本報時指「孩子對光、噪音敏感,過份疲勞就加重病情」,當內地醫院知道孩子有愛滋病,就拒絕施手術。小孫病情急轉直下,從健康的小男孩,變成滿身膿瘡、腦癇、不良於行的病童。父母惟有日夜在側照顧,他與妻子袁文莉原本是河南鄭州國企工人,現在無收入,惟靠政府福利過活。
孫亞告上法庭,望能爭回治病的基本人權,可惜每次被法庭判敗訴,彷彿替小孫判了「死刑」,但孫亞不死心,堅持找到治療法,「去年的估計,河南就有約2,000名兒童被輸血或母嬰傳播HIV,現在已經到了要解決的地步,豈能坐以待斃?」孫亞的友人為他找來香港、日本的兒科名醫,救救小孫。本月10日,孫亞夫婦低調帶小孫首次來港幾天,了解香港的醫院,他利用電郵聯絡港大醫學院黃珍妮教授,包括病歷、相關藥物、數據等,預計12月中再來見醫生。他表示,小孫在港時也曾突然發病,在街上抽搐跌倒。
由於暫時仍未確定治療方案,他指有待見過醫生後才決定,以及籌謀醫藥費。港大腦內科明德教授張德輝指,香港有處理愛滋病併發症的經驗,會用雞尾酒療法提升病人的白血球數量,增強抵抗力,同時又用藥控制腦癇,他指愛滋病毒可能令腦部出現腫瘤或膿瘡引致腦癇,或需要做手術取出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