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電事先張揚明年加電費團體斥漠視社會責任 憂港燈煤氣跟隨

中電事先張揚明年加電費
團體斥漠視社會責任 憂港燈煤氣跟隨

【本報訊】公共事業機構將掀起加價潮。為九龍及新界供電的中電表示,受燃料價格大幅上升及通脹加劇,明年有加電費壓力,未來一至兩個月將與政府會商討,料12月公佈明年加電費幅度。民間團體批評中電坐擁過百億純利,通脹高企下仍向市民「開刀」,漠視社會責任,擔心港燈、煤氣等會跟隨加價。 

「不應向市民開刀」

中電副主席阮蘇少湄昨表示,國際燃料價格大幅上升,通脹升溫,加上要配合政府的減排目標,中電要增加基建開支,明年有加電費壓力,「石油價格過去八個月上升四成,煤氣、天然氣價格也上升。」她強調,香港需要入口燃料,面對外圍的加價壓力,香港難以獨善其身,而中電也要引入新的天然氣來源,需要調整發電設施,配合不同品質的天然氣,也會構成額外成本增加,中電未來一至兩個月會與政府檢討明年的電費,預計年底公佈調整幅度。
民間監察公共事業聯委會發言人蔡耀昌批評,中電坐擁過百億元純利,根本沒有加價壓力,「其實現時(中電)每年純利一百億元,咁高嘅利潤,竟然仲要年年加價。」他稱,就算電力公司面對短期的燃料費波動,應透過內部調配資源處理,不應向市民「開刀」,否則令市民生活百上加斤,「咁大型嘅公營事業機構,高利潤下都唔願意紓緩一下市民嘅生活負擔,唔顧及基本社會責任。」
蔡耀昌又擔心,中電加價將掀起公共事業或交通工具加價潮,「中電賺得多過港燈都加價,港燈梗係跟住嚟啦,除咗兩電,煤氣可能今年又加,各類公共交通工具如港鐵、九巴也可能出年申請加價。」

今年中期純利58億

立法會議員李華明表示,理解中電要增加天然氣的投資,加價屬在所難免,但政府有責任監察加幅是否合理,「要有新嘅天然氣來源、要鋪喉管,都明白要加電費,但點樣監察得好,係咪恰如其份,適當投入資產去做呢?」
資料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中電中期業績純利約58億元,而對上一次加電費是在今年一月,在新收費下,70%九龍新界住宅及非住宅用戶,需分別多付不少於10元及36元電費,而當時港燈亦同時加電費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