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港股投資者在歐盟峯會前繼續以不變應萬變,令成交收縮至只得近450億元,不過外圍股市卻非常精采,主要是因為有報道指歐盟有意把臨時性的歐洲金融穩定機制(EFSF)及將來建立的歐洲穩定機制(ESM)結合,令救市基金可望壯大至9400億歐元。
谷交投靠減印花稅
早前德、法兩國發表聯合聲明指出,歐盟代表會於本周三舉行多一輪會議,此舉實際上顯示歐元區兩大巨頭仍有不少分歧,否則都不用加開多一次會議。現時的矛盾在於德國身為歐元區大阿哥,細佬出事無得唔幫,但細佬們自己洗腳唔抹腳,出盡力幫又對唔住自己的國民;法國方面,由於該國銀行是歐豬債的最大持有人,自然希望盡快解決,免得影響評級及金融穩定性,兩國的心態成為造成分歧的核心。當然,搞了那麼多場大龍鳳,最終應會有新方案協助歐豬,不過期望也不應過高,市場如何反應才是決定入市的關鍵。如無意外,港股今日應會隨外圍裂口上升,如可做陽燭,筆者便會買入認購期權,現階段看大市不是急升便會急跌,自己傾向前者,因此選擇以期權來博。
近日牛熊證及窩輪佔大市成交比例提高。有經紀提議不如取消窩輪及牛熊證豁免印花稅優惠。筆者認為這絕對是倒退的做法,要增加交投,是應要求交易所降低股票印花稅,始終現時的問題是整體成交都減少。可能經紀知道要交易所減稅可能不大,所以便退而求其次,但畢竟取消優惠的方向並不正確,現時並非單是內部競爭,交易所之間也要競爭,對士佳而言,買牛熊和買股票的人都是各取所需,投資者自會選擇,況且現時股票根本難以長揸,講到尾,都要靠交易所如何吸引投資者。
張士佳
寶來證券(香港)資產管理部董事
本欄逢周一、三、五刊出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