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據新華社報道,為防止民間借貸無序運作滋生的風險傳向銀行業,同時確保信貸資金流入實體經濟,溫州銀監部門出台措施,加強監管銀行機構,冀構建起民間借貸風險向銀行業傳導的「防火牆」。
首先是創新三項監管新機制,建立全面風險防控格局。
溫州銀監分局創新推出「人事並舉、激勵相容」的「合規示範單位」評選機制,違規人員持續監管聯動機制,以及違規機構跟蹤監管機制,對違規機構和違規人員進行全面登記入庫管理,實現違規掛鈎管理,把違規紀錄與違規機構的市場准入、監管檢查的頻度相掛鈎,把違規紀錄與違規人員的高層任職、從業資格及跨行流動相掛鈎。
現場檢查遏風險蔓延
其次是緊盯重點環節開展現場檢查,及時遏制風險蔓延。
在開展日常現場檢查中,監管部門嚴格對照貸款新規,深入核實貸款用途、流向和強化聯動監管,嚴禁發放無指定用途的個人貸款,對部份機構幫助借款人採用化整為零方式規避受託支付等違規行為,加大查處力度和監管問責力度。
同時,切實開展銀行從業人員不良行為排查,若發現銀行員工充當掮客參與民間借貸,將要求相關銀行一律作出開除處理。
此外,針對當前民間借貸「異常繁榮」的現象,監管部門在溫州市550個銀行網點懸掛了違規行為提示牌,通過媒體向社會公佈舉報熱線電話,向社會公開徵集銀行業從業人員為民間借貸「牽線牽橋」、提供資金融通、擔保或直接開展民間借貸等違規行為的舉報資訊,全方位遏制信貸資金流入民間借貸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