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哋有嘢講:板球不離3姊妹

我哋有嘢講:板球不離3姊妹

大獲好評的人氣印度喜劇《3Idiots》(作死不離3兄弟),其實可能譯作《3儍》更貼切,男主角扮演的大學工程系高材生,帶領兩個大學老友正視夢想;現實中,3名香港高中女生「3儍」上身,為本港極其冷門的「板球」醉生夢死之餘,亦找到自己的「未來」。
記者/攝影:徐嘉華
場地提供:香港木球會

三儍 玩板球衝出世界

郭柳萍(Amanda)vsRaju
(Amanda、17歲、高1米65、重53公斤、佛教善德英文中學中六生)
三儍Raju,在電影裏承受着一家生計的擔子,每天求神拜佛順利畢業,找份好工,心情總是放不開,之後他因友情跌斷雙腳而醒悟。中六生的Amanda,沒有家庭負擔,但板球令她獲得自信,由膽小變成敢去嘗試不同事物的小女孩。

望入U繼續板球夢

Amanda在09年參加遊學團到澳洲時見過板球運動,之後返香港在報章上見到板球同樂日的廣告,就這樣與板球結下不解緣,她說:「玩板球前,我最多試過在校內的比賽參加跑步及擲項,與打11人的板球很不一樣,除了有一班人一齊玩外,板球的技巧很多,我最鍾意『投球』,當可以投球令對手的擊球員出局,那種滿足感很大。」
Amanda去年首次成為香港19歲青年軍代表,今年更首次代表香港女子隊,Mariko拿的亞錦賽冠軍,她也有當後備。她續稱:「板球令我認識了各國不同的球手,對我待人處事甚至英語能力都大大提升,也令我膽子大了。」Amanda期望憑着運動員獎學金計劃入到中大或浸大的文學系,之後繼續板球夢。

投手主要弄跌三柱門,令對方擊球手出局,正是Amanda最擅長。

大儍 想到英國打波

MarikovsRancho
(MarikoHill、15歲、高1米78、重66公斤、港島中學第12班)
正如《3儍》電影男主角Rancho,因為熱愛機器,成績永遠名列前茅,最後成為大科學家;只得15歲的Mariko,父親是英國人,母親日本人,對板球熱愛得義無反顧。她說:「這是一種passion(熱愛),我9歲一個暑假,爸爸帶我去玩板球後就停不了,一星期練足3日,每次2-3小時。」

香港聯賽冠軍功臣

「鍾意板球是隊際運動,同隊友一齊在場上努力,互相支持對方,還有板球既要用腦又要用體能,無論擊球、投球及防守,少一點體能也應付不來,以上種種,令我一天比一天熱愛這運動。我以前打過高爾夫球,但只得自己一個人玩,對我來說是錯誤的選擇。」
就憑對板球的一心一意,Mariko年紀輕輕已經是港隊代表,她的高大身形令她成為「全能」球員,曾獲「最佳進步獎」、「最佳年青球員」,她亦是應屆亞洲板球錦標賽及香港女子聯賽冠軍功臣。
下一步,能攻能守的Mariko坦言想到英國打板球:「在香港完成中學後,我想到英國讀大學,然後參與大學板球賽,希望有一天在英國板球界立足。」Mariko更被港隊選中,將在下周日(30號)展開的「香港6人板球賽」中落場與中國隊打一場友誼賽。

高頭大馬的Mariko,最鍾意將波擊出去那一刻的滿足感。

二儍 運動達人周身刀

簡海淇(Kiki)vsFarhan
(Kiki、17歲、高1米60、重55公斤、
滬江維多利亞學校第12班)
電影二儍的Farhan,為滿足家人期望被迫修讀不喜歡的工程系,考試年年包尾,最後他說服父親,做到自己心儀的攝影師工作。大情大性的Kiki,是校內「6項全能」,代表6支校隊,包括籃球、排球、投球、足球、田徑及游泳,被稱為「運動達人」,卻是張張刀冇張利那種;直至中四那年,籃球老師推薦她打板球,終於找到「至愛」。

與友講板球躁爆收場

她說:「板球的波細細的,可練到我的集中力及timing要更準確,加上板球同時集合個人技術及團隊精神,好像擊球時,你要使出所學過的技術及速度去為球隊爭分;當你跟隊友一齊防守時,大家要想盡辦法去out對方的擊球手,好好玩。」
與Mariko一樣都是攻、守皆能的「全能型」球員,現時仍是6支校隊代表,但每樣運動一星期最多練一次;只有板球,她才肯放一星期4天,每次2小時多去練習。
Kiki說全港現時參加女板運動的只有100多人(男子組約2,000多人),有6支聯賽女隊,她說:「我同過朋友們解釋板球點玩,但都會躁爆收場,因為大都聽不明白;我亦試過找校內同學試玩板球,但很多人只顧讀書,不肯一星期放4天時間練習。」

Kiki扮演守門員。

後記

3個女孩還未看過《3Idiots》,但啱啱遇着剛剛,她們熱愛的板球正是印度最受歡迎的運動之一;希望她們也像電影《3儍》一樣,朝着夢想去走每一天,一定不會枉過。

點玩

分攻與守兩隊,「攻」那隊是負責擊球,擊球的作用是要攞分,分越多越好;至於「守」那隊,負責投球同埋防守,他們有兩個目的,第一是減低擊球那隊所得的分數,第二是將所有擊球手趕出局;當「攻」那隊擊完球後,就輪到他們做「守」那隊,在限定時間內得到最多分為之贏;板球特別之處是一邊攻完才到另一邊。

香港6人板球賽知多啲

舉辦日期:28-30/10
地點:九龍木球會
參賽隊伍:12隊(包括澳洲、巴基斯坦、英國等)
賽制:初賽分3組進行循環賽,8強開始採淘汰賽制(香港與巴基斯坦、南非及印度同組)
總獎金:約120萬港元
港隊佳績:香港隊09年獲亞軍
門票:周五特惠票$100、周六、日套票為$800(快達票www.hkticketing.com有售)
註:now635台及674台周六8:30am起直播比賽

板球知多啲

國父也打板球(又名木球)
*13世紀已在英國展開,到17世紀,板球在英國相當流行,不久亦相繼傳至英聯邦國家,如澳洲、新西蘭、印度、巴基斯坦等。
*1851年,香港木球會正式成立,當年在香港西醫學院(港大前身)讀醫的國父孫中山,亦是其中一位參與板球運動的中國人。
*香港木球總會於1968年成立,不少居港南亞裔人士參與本賽。
*板球分6人及1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