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內地保險股先後公佈最新營運數據,打頭陣的中國太保(2601),業績比預期遜色,受到投資虧損拖累,加上首三季減值撥備提升,退保數目增加,扣除非經常性收益,季度稅後實質盈利大跌36%。此外集團首三季壽險及產險實現保費收入,同比分別上升8.2%及19.5%,增長幅度呈現放緩。同樣情況早已於國壽(2628)出現,集團將於周四公佈季度業績,或對股價進一步構成壓力,暫未宜撈底。平保(2318)本周公佈業績前,宜作觀望未宜急撈。
至於財險(2328),今年首9個月保費收入,按年增長12%,至1326.1億元,雖較龍頭國壽同期保費收入,按年增幅2.8%理想,但市場預期本季保費增長放緩,加上A股及債券收益表現遜於預期,內地車市銷情回軟,使產險承銷能力短期見頂。
中長線來說,內險股雖受惠險資渠道放寬,有望提升投資收益,而行業亦受惠於保險業「十二.五」規劃,但需留意有關改革需時,對內險股盈利的刺激有待體現,難對短線股價構成即時利好效應。
友邦業務廣泛
在留意內險股之餘,亦可留意國際保險股的表現,當中筆者較看好友邦保險(1299)。友邦截至今年8月底止的九個月新業務價值,按年增長39%,達6.44億美元,第三季的新業務價值更創下集團季度高位,達2.45億美元,同比增長53%,累計年化新保費就增長34%,至18.6億美元。
歐債危機料對集團構成一定影響,惟友邦積極發展亞洲業務,而亞洲經濟基調相對較佳,加上區內新興市場具有相當的可拓性,有利集團前景展望,而相比內地保險股,友邦業務地域更為廣泛,可分散風險,加上營運數據理想,相對內險股,友邦較吸引,可候22元吸納,目標價25元,跌穿21元離場。
黃敏碩 康宏証券及資產管理董事
作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